一季稻生育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江西农大曾勇军.pptx

一季稻生育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江西农大曾勇军.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季稻生育中后期栽培管理技术

曾勇军

江西农业大学

2024年8月9日

1.一季稻生育特点及高产策略

2.一季稻生育中后期管理技术

目录

1、发展一季稻的意义

我国一季稻播种面积约2.94亿亩(2022),约占水稻

播种面积的66.5%。

一季稻具有单产水平高、生产效益高、有利于种植制

度优化促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等优点。

一、一季稻生育特点及高产策略

2、一季稻的类型

一季中稻:生育期较长,播种时间较早(3月-5月),含

中稻+再生。

一季晚稻:生育期较短,播种时间较晚(5月-6月),能

有效避开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的高温。

4

5

水稻的产量形成归根结底是光合物质的生产。

l抽穗前茎鞘贮藏物(20%-40%);

l抽穗后光合生产(60%-80%)。

【产量构成模式】

l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l每穗粒数;

l结实率;

l千粒重。

3、水稻的产量形成

【光合生产模式】

4、一季稻的生育特点

u生育期长、生长量大、产量潜力高;

u后期物质生产量大、需肥量大、管理技术要求高;

u生育中后期易遭受高温、干旱、洪涝、低温等灾害;

u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危害大。

6

产量水平

实产范围

有效穗数

每穗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总颖花量

kg/亩

kg亩/

万/亩

%

万/亩

x1800

801、2~810、7

(803.6)

19.4~221

20.6)

146.1~1599

(154.2)

(85.1)

29、1~303

29.7)

3108~3227

(3175)

800X≥750

850.0~788.1

(771、4)

21.1~23.0

(21.8)

139.0~142.9

(1410)

84.4~86.4

(85.4)

28.8~29.7

(29.2)

2940~3286

(3078)

750X≥700

700.7~744.8

(722.)

18.9~24.0

21.6)

127.9~147.4

(138)

81.0~88.1

(84.3)

28.8~30、8

(29.3)

2788~3174

(2994)

700X≥650

673.2~695.1

(684.4)

18.2~24.3

(21.2)

116.6~156.4

(137.3)

84.9~85.7

(86.4)

28.2~29.2

28.6)

2834~2940

2871)

650X≥600

602.6~644.0

(619.3)

18.6~198

(19.1)

131.5~135.2

(133.5)

84.7~87.0

86.0)

28.4~29.4

29.0)

7

2510~2600

(2553)

数据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

5、一季稻的高产策略

l(1)稳定穗数:合理基本苗,超前晒田

不同产量水平的总颖花量和穗粒结构

l(2)主攻大穗:控制无效分蘖、增施穗肥、减少颖花退化

数据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

l(3)稳住结实率:增施粒肥、养根保叶、防治病虫害

n减少空粒和秕粒!

Ø空粒:幼穗分化期、开花期花粉受害

Ø秕粒:受精不良或灌浆物质匮乏

一季稻生育中后期重点需做好以下工作:

l强化穗粒肥施用:增加籽粒分化数,减少退化数,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l科学管水: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倒伏和叶片早衰;

l防好病虫害:减少病虫损失;

l做好高温、低温等应急管理:保证结实率。

二、一季稻生育中后期管理技术

1、施好穗粒肥

(1)穗肥:抽穗前施用的肥料,分为促花肥、保花肥。

l促花肥:一般在幼穗分化始期(倒4叶抽出期)施用,主要是促进枝梗和颖花的分化,促进大穗。

l保花肥:一般在幼穗分化后期(倒2叶抽出期)施用,主要是减少颖花退化,保证大穗。

(2)粒肥:抽穗期或抽穗后施用的肥料。

l在抽穗期或灌浆期施用,提高结实率和籽粒充实度。

二、一季稻生育中后期管理技术

(3)穗粒肥的施用技术:精准分类、看苗施用。

l前期生长不足,穗数少,叶色偏黄:施促花肥,一般亩施纯氮和K2O各3kg;

l前期生长好,穗数足,叶色正常褪淡:施保花肥,一般亩施纯氮和K2O各2kg-3kg;

l前期生长好,穗数足,叶色浓绿不褪淡:不施穗肥或减施

穗肥;

l生育期长,前期生长好,穗数足,叶色正常褪淡:施保花

肥+粒肥,分别在倒二叶抽出期和破口期施纯氮和K2O各1-2kg

;

l中稻蓄留再生稻田块:头季稻齐穗后10-15天,每亩施纯

氮2-5kg,促进再生芽萌发。

l生育期长,抽穗灌浆期遇高温、干旱等逆境:喷施叶面肥

,同时结合防病虫、抗逆等药剂(“一喷多促”技术)。

“一喷多促”技术

n水稻生育中后期,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

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