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一套.docxVIP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一套.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地震的能量大小用(??)表示。

A.地震波

B.震级

C.烈度

2.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条件是(??)。

A.不能接触

B.必须接触

C.接不接触都行

3.雨和雪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液体

B.都是固体

C.都是水

4.厨房内的厨具中,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多用(??)的材料制作。

A.传热能力强

B.传热能力适中

C.传热能力差

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镜子

B.月亮

C.太阳

二.填空题(共5题,共28分)

1.地球表面包括(???)和(???)。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2.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

3.热传递有(???)、(???)和(???)这三种方式。烧开水是通过(???)方式传播热量的;冬天,明明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属于(???);电烤箱、电暖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4.热传递有(???)、(???)、(???)这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

5.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电饭锅是食物加热工具,所以用的都是热的良导体材料。(??)

2.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3.平原地势低,地表起伏大。山地地势高,地表起伏很小。(??)

4.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头发就干了。(??)

5.地球中心部分是地幔,温度和压力都极高。(??)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把下列地球表面的变化与原因连接起来。

海边的桥状岩石????????????风

沙漠的蘑菇石????????????河流

弯曲的河道?????????????温度的变化

山上裂开的岩石????????????海浪

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

1.对比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三种传热方式,请你找出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2.简要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样形成的?

3.根据你所学知识,请简要说说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4.为什么说脑和脊髓是身体控制的中心?

六.综合题(共2题,共34分)

1.小明想通过实验探究露和霜的形成原因。

1.他先在杯中放入碎冰,在杯下垫一块湿毛巾,然后将冷水倒入碎冰中,并测量冰水的温度。在杯下垫一块湿毛巾,是为了(????)

A.降低水的温度B.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C.防止杯子打滑

2.过一段时间,观察杯子的外壁,发现杯子的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B.下雨了C.碎冰蒸发了

3.小旭向冰水中加了些盐,是为了(????)

4.过一会儿再观察杯子外壁,发现杯子外壁出现(????),将杯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壁上的(????)变成了(????),说明(????)是水的固体形式。

5.通过实验,小明知道了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2.热传递实验。

为了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小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然后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如图)。

1.在加热铁丝的过程中,图中所示的四根火柴的掉落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热总是从_____________的地方传到_____________的地方。

3.在加热铁丝的过程中,两个铁架台之间的这段铁丝的长度____________。(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4.如果把图中的铁丝换成同样粗细的铜丝,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火柴掉落的情况是(???)。

A.火柴掉落的顺序会发生改变

B.火柴掉落的时间会发生改变

C.火柴掉落的时间和顺序都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二.填空题

1.?陆地;海洋;盆地

2.海羊

3.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

4.传导;对流;辐射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wen博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iwen博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