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苷元与青霉素G联合应用治疗大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耳炎1.docx

牛蒡子苷元与青霉素G联合应用治疗大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耳炎1.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牛蒡子苷元与青霉素G联合应用治疗大鼠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耳炎

?

??

?

?

?

?

?

?

?

???

?

?

?

?

?

通讯作者:章炜,医师,助教,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主要从事临床教学工作。

项目编号:长沙医学院2015年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长医教[2015]15号-175??)

摘要目的青霉素和牛蒡子苷元联合治疗中耳炎疗效。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麻醉后将50μl肺炎链球菌悬液(1×108CFU/ml)经鼓膜穿刺注入到大鼠左侧中耳腔的方法建立大鼠中耳炎模型,将建立成功的模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用青霉素G注射液。C组注射牛蒡子苷元制剂;D组用牛蒡子苷元+青霉素G联合治疗。各组分别在用药后的1、4、7、10d于显微镜下显微镜下观察鼓膜情况,中耳腔分泌物或灌洗液细菌培养鉴定,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以明确疗效。结果经秩和检验四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炎症程度低于A、B、C组,B、C、D组炎症程度均低于A组。10d在显微镜下观察D组局部炎症明显轻于B组,并在观察期间没有出现炎症反复结论:牛蒡子苷元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青霉素G和牛蒡子苷元联合治疗中耳炎比单独使用青霉素G疗效良好,牛蒡子苷元可作为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新剂型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中耳炎,肺炎链球菌,大鼠,牛蒡子苷元

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中耳鼓室黏膜化脓性症,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本实验通过建立中耳炎动物模型[1]使用牛蒡子苷元与青霉素G联合应用治疗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耳炎,探索其疗效,寻找新的联合治疗中耳炎的药物。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动物40只健康的雌性SD大鼠,体重250~300g,购自长沙市天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CXK(湘)2014-0011],实验前适应性饲养一周并耳镜证实外耳道、鼓膜、中耳正常。

1.1.2试剂及仪器设备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南京厚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血琼脂平板(常德比克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蒡子苷元(西安汇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霉素G(佳信兽药);仪器设备电子天平、721型分光光度计、接种环、移液枪、电子显微镜(长沙医学院科技创新实验室提供)

1.2方法

1.2.1肺炎链球菌的制备实验前将肺炎链球菌接种于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h,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肺炎链球菌制成细菌悬液,并用721型分光光度计调整细菌密度为1×108CFU/ml。

1.2.2中耳炎模型建立及评估40只大鼠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4ml/100g)行全身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实验人员用双手固定大鼠,使之不能随意摆动。在耳内窥镜帮助下采用1ml注射器抽取50μl菌液缓慢注射SD大鼠左侧中耳腔内,大鼠麻醉清醒后送回动物房饲养,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鼓膜形态的变化.

1.2.3分组与干预造模成功后开始干预治疗。将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四组。A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用青霉素G注射液。C组注射牛蒡子苷元制剂;D组用牛蒡子苷元+青霉素G联合治疗,各组均连续治疗7天,各组大鼠分别在用药当天及4、7、10d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鼓膜形态的变化。

1.2.4细菌培养鉴定:进行干预治疗后第10天每组随机各抽取1只大鼠,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4ml/100g)行全身麻醉后无菌操作下用棉签拭取A、B、C、D四组大鼠耳内积液作细菌培养鉴定,如无积液,向耳内注入0.05ml生理盐水灌洗,拭取灌洗液送细菌培养鉴定。

1.2.5光镜下观察局部病理变化用药后的第7天在D组随机选取1只SD大鼠,用10%水合氯醛(0.4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经鼓膜注10%甲醛溶液0.05mL,快速断头处死,将颞骨完整取下,于10%甲醛溶液固定12h,10%中性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中脱钙常规石蜡包埋。所有的颞骨切片均为与蜗轴平行的水平做以4μm层厚切片,取与蜗轴对应的中耳腔黏膜区域作为观察区域,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

2结果

所有大鼠实验期间行为、饮食、活动均正常,无一意外死亡,观察检测结果如下。

2.1动物模型构建结果

40只SD大鼠右侧耳各时间段鼓膜均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耳均出现急性中耳炎。见图1

图1A:右侧耳鼓室内侧壁黏膜呈单层扁平上皮,上皮下间隙菲薄,纤毛上皮细胞之间有少量的杯状细胞,纤毛排列整齐规则B:左侧耳鼓室内侧壁上皮稍肿胀,上皮下间隙内有大量残留渗出的炎症细胞,以多形核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大量的凝胶状空泡

2.2细菌培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9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