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心理学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心理学总结

第一讲经济心理学概述

人物及其思想对应上即可(无大题)

早期萌芽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当我们从较好的处境落到一个较差的处境时,我们所感受到的痛苦,甚于从差的处境上升到一个较好的处境时所享受到的快乐。

杰里米.边沁:《道德和立法原则概述》《为利息辩护》

(1)经济学应以最大幸福原理和效用原理为基础

(2)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单位财产上获得的幸福越少。

孕育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法)1902年,出版《经济心理学》

(1)经济现象的主观价值论(货币在经济学家眼中是价值的标志,但不同的人对货币的主观价值是不同的)。

(2)价格的心理预期论(股票的价格波动受股民预期的影响)。

皮埃尔·路易·雷诺(法)的《政治经济学和实验心理学》

他试图用实验心理学来理解经济现象。

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是严格合乎逻辑的,而往往是一半合乎理性的或另一半是非理性的。

经济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说明“关键阈限”的位置和性质,以便能够用心理力量来超越这些“关键阈限”。

3.乔治·卡托纳(匈牙利—美国)的《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

(1)被称为美国经济心理学之父

(2)主要研究兴趣是消费行为

A.消费者的情感因素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收入变化对于经济波动

的冲击。

B.对消费者的情绪、意向、预期、欲望、态度和动机的测量预先指明了他们消费和储

蓄行为的变化,尤其是对耐用品消费的变化。

C.消费者情感指数:简称CSI,又称消费者信心指数,用来测量社会中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期望以及乐观或悲观情绪。该指标已逐步发展成为预测经济波动、指导投资行为的重要指标。

4.欧内斯特·迪希特(奥地利--美国)的《动机研究》

(1)人类的购买行为背后的动机由利比多冲动构成,只有依靠临床治疗和精神分析才能理解。

(2)产品中有着个人的投射

(3)设计了多种投射调查法如语言联想法、语句完成法、图画故事法和角色扮演法等调查无意识动机与购买情景和产品选择的关系。

5.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奥地利--美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1)消费行为只不过是人类社会行为中的一种形态。

(2)影响消费行为的三个重要变量:

A.先有倾向(Predisposition)

B.宣传和交流的影响(Influence)

C.商品的特性(Productattributes)

(3)重要论著:《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

6.户川行男的深层心理研究

在市场调查中,掺进了一些深层心理学测试(如投射法、精神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和详细交谈法来探求消费者的购买动机:需求、喜好、态度、推测、社会承认、偶然因素

7.国际经济心理学研究会(IAREP)

(1)1981年,巴黎第一届经济心理学国际讨论会。同年在荷兰创办了经济心理学杂志

(2)IAREP认为经济心理学是一门产生于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理论结合处的交叉性学科,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3)社会经济学研究会(SASE)1991年在斯德哥尔摩

(4)行为经济学研究会(SABE)1986年在以色列,1994年在荷兰

二、经济心理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理论假设的差异:关注变化、关注他人、关注现在

2.差异的归纳

(1)完全理性vs有限理性

(2)卓越的自制力vs自我约束问题

(3)完全自私vs有限自私

3.理论模式的差异:规范性vs描述性

联系:行为经济学并不否认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假设,只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做了再思考和有益的补充。

第二讲经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

1.确定产品“社会地位”的间接方法

2.消费者首选商品的恒定法测定

3.句子填充法

4.情绪测验法

5.语义差别测量法

6.利克特五点量表法

7.数量估计法

8.瑟斯顿量表法

二、效用理论及其应用

1.效用: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它表示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所获得的

满足程度。

2.效用的特点:

(1)主观性

【材料分析】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

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

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答】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2)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总效用:消费一定量物品中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

文档评论(0)

book_z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206607300006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