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一、总则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高质量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和土地政策资源,系统推进大城市病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二)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与深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要求,指导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
列入“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名单的城市应依据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他城市可根据实际需要,谋划好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坚持底线思维、依法依规。在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线、灾害风险控制线等底线约束的基础上,依据规划统筹做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空间保障,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坚持城乡融合、功能复合。将城乡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治理,抓住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空间和新增长点向郊区转移的机遇,完善城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平时”服务生产生活,“急时”转换功能、抵御风险,推动城乡资源流动。
4.坚持共建共享、保障权益。引导并鼓励市场主体全过程、实质性、高效率参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探索完善相关土地政策,进一步发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和市场机制作用,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成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资产。
二、做好调查评估,全面梳理“平急两用”的应用场景和空间载体
(一)开展韧性评估
将韧性评估纳入规划实施“体检评估”。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梳理多部门多领域基础数据,重点识别新时期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风险特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多维度综合评估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找出城市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配置问题和短板。
(二)开展“平急两用”应用场景分析
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土地资源、产业布局、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等特点,落实韧性城市建设要求,从医疗救治隔离、避难安置、疏散救援、物资供应等应急保障功能出发,全方位梳理具备“平疫”“平灾”“平赛”“平假”“平战”等改造或建设条件的各类型“平急两用”应用场景。
(三)加强资源资产调查
依托国土调查、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资源资产清查等法定数据成果,梳理社区服务设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绿地与开敞空间等符合转换条件的存量空间、潜在资源,明晰平急功能复合的主要载体。
三、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规划指引
(一)开展平急功能复合的空间需求分析
基于韧性评估、应用场景分析、资源资产调查,科学预测“急时”安置人口规模、特征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明确城乡人地匹配关系,为科学精准应对各类“急时”风险及设施安排提供有效指引。
(二)研究制定平急功能复合的规划目标
1.规划目标。提出平急功能复合的总体要求,从提升灾害风险预防应对能力出发,合理确定平急功能复合的规划目标和要求。
2.指标体系。统筹综合防灾、公共卫生、地下空间、物流体系等专项规划的目标与指标,结合地方发展阶段和特征,从功能类型、空间结构、建设规模、转换标准等方面,确定平急功能复合的量化指标。
(三)统筹城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布局
1.总体布局。结合城乡生活圈规划构建城市健康安全单元和安全基础设施网络,明确适应不同灾种、城乡一体、分级响应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案,重点强化乡村地区对大城市安全韧性的支撑保障作用。
2.平急功能复合区。结合都市圈、城乡生活圈的人口社会、资源禀赋、经济活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结构等特征,兼顾行政管理事权在规划中划定平急功能复合区,明确“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配置类型、规模等布局要求。
3.应急保障通道。梳理对外联系的交通廊道和可发挥应急救援疏散功能的道路,构建应急救援疏散运输通道网络,保障应急物资供应通道畅通,适度提高生命线工程的冗余度。
4.应急保障节点。统筹空间与设施、城市与社区、城镇与乡村,着力加强应急医疗、物资保障、旅居隔离等“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节点的规划安排。
(四)明确“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功能转换与复合利用要求
1.充分发挥城市各类设施应急保障作用。以安全等级高、空间容量大、交通便捷的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应急医疗、大型文化教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明确“平时”和“急时”规划设计要求。鼓励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复合利用,“急时”具备地上空间对外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欧西亚手表RAS900中文繁体说明书.pdf
- 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pdf
- 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编制说明.pdf
- 泡沫轻质土用掺合料.docx
-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公示稿.pdf
- 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docx
- 烹饪(西餐)第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技术文件.pdf
- 偏颇体质人群治未病干预方案-公示稿.pdf
- 片烟贮存养护 氮气保护法.docx
- 片烟贮存养护 机械调控贮存法-技术报告.docx
- 七年级“单手肩上传球”教学设计.docx
- 2024-2025学年中职生自我防护意识的提升教学设计.docx
- 2024-2025学年中职生角色意识与校园霸凌预防教学设计.docx
- 5.1.6 鸟 教学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霸凌预防设计探索.docx
- 2024-2025学年亲子运动会活动组织教学设计.docx
- 2024-2025学年以游戏为载体的校园霸凌防治教学设计.docx
- 2024-2025学年促进师生关系的德育教学设计.docx
-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教学设计+音视频资料)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docx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唱歌 红蜻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