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练习: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跟踪演练·强化提升 6 .docxVIP

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练习: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跟踪演练·强化提升 6 .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跟踪演练·强化提升

【高考真题】

1。(2016·海南单科·T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解析】选D。东晋南朝时期的南迁主要是由于北方的“八王之乱”,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导致人口南迁,五代及南宋时期是割据混战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下导致战乱不断而南迁。由此,中国古代三次经济南移的主要原因都是北方战乱.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为D.A、B和C不是其原因,故排除。

2。(2014·全国卷Ⅱ·T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交子的产生是因为“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而不是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故B不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富商社会地位的提高,只是讲了他们之间的商业纠纷问题,故C不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虽是北宋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也不正确。

3。(2013·全国卷Ⅱ·T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广东大庾岭以北的丝销往广东,而广东一带的盐铁销往广东大庾岭以北,这反映了当时大规模远距离的商品贩运,由此可知D正确。材料未体现A、B、C的内容。

4。(2016·海南单科·T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遨击,大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5分)

【解析】第(1)题主要是要概括材料得出,从材料中“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遨击,大歼之’”等句中概括出答案即可;第(2)题,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要注意联系所学知识,从方式、彼此的关系以及明朝对外政策等方面去分析。要注意语言的精炼。

答案:(1)接受明朝册封;接受明朝文化;支持明朝抵御倭寇;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8分)

(2)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5分)

【备选真题】

1.(2012·全国卷·T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B.由题干主旨可以看出是松江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动,“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可以为证。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农业的衰退在题干中看不出,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明代农业也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故A错;C贫富分化在题干材料中看不出,故C错;D说法

文档评论(0)

155****3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起交流学习一起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