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我国关于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与美国、欧盟等国家相比较对消费
者的保护程度有很大差别。分析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网络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保护,以期对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提供建
议参考。
标签:网络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立法
虽然近年来我国少部分地方出台了相关行政法规涉及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
益,但是目前在这一领域仍主要采用传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
《广告法》等进行监管。这与美国《国际与国内商务电子签章法》,欧盟于1997
年颁布了《消费者保护(远距离销售)规则》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有很大差别。本
文试图分析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
立法保护。
1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1.1对知悉真情权的侵害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消费者大多时候只能从网上商店提供的内容中获取有关
商品的信息,看到的也就是一张或几张关于商品的平面图及文字介绍,其对商品信
息的了解都是缺失的,因此很难就此判断展示商品的质量优劣和规格是否合适。
这样很容易在交易达成后对货不满意,甚至买到的是劣质产品。网络的虚似性、
开放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方便。
1.2对保障安全权的侵害
第一,因为网络消费从合同的订立到款项的支付都通过互联网进行,而在交易
过程中,交易信息的泄漏(如消费者用以支付款项的信用卡账号等信息的泄漏)会
极大的侵害交易者的财产安全权,而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它们常常受到网上
“黑客”攻击,使得网络消费者不敢放心大胆地进行消费。
第二,在网络交易过程中经营者往往要求交易对方提供很多个人信息,同时也
可以利用技术方法获得更多他人的个人信息。因此,对这些信息的再利用便成为
了网络时代的一个普遍的现象。经营者为了促销商品等目的,未经授权向网络消
费者发送垃圾邮件,影响消费者个人生活安宁,构成侵害网络消费者隐私权的行为,
有的甚至将这些信息卖给其他网站以谋取经济利益。
1.3对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其交易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网络消费合同的公平性难
以保障。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碍,不用面对面即可进行一般的
交流和交易.维持这种交易活动依靠的是交易合同的公平性.我们进行网上交易时,
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通过网络与商家签订有关契约,这些契约内容一般都是商家
事先准备好的固定条款,由于其合同条款已经固定,没有另一方的意思表示,所以
在具体执行中就会对契约的效力和约束力等问题产生异议;另一方面,由于其条款
完全由商家制定,难免会存在一些违犯公平合理、等价有偿原则的条款,另外在网
络消费过程中如果出现违约的情况下,网络消费合同是否适用消费者住所地管辖
原则,目前仍然没有明确做出规定。
1.4对依法求偿权的侵害
第一,责任主体难以确定。因为在网络交易中的网上经营者并不总会很清楚
地表明自己的现实身份或地址,无法得知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或者经营者处于其他
地区而无法或不便寻求救济。
第二,在诉讼管辖法院方面也较难确认。对网络购物纠纷案件来讲,要确认诉
讼管辖法院不是一件易事:一是被告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确认难。在传媒上,网
络经销商一般不向公众告知其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要调查清楚需要经过不少
周折。二是合同履行地确认难。对买卖合同来说,对合同履行地有不同的规定:买
方提货的,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在买方收货地履行。网络购物属于提货或是
送货问题难确认,主要体现在确认邮资承担主体上存在不确定性
第三,在证据调取上,消费者处弱势群体的地位。网络购物程序十分简单,然而
纠纷发生后消费者维权调查取证却十分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对方
当事人基本情况难以查明。二是因买卖双方无具结书面契约,对标的、数量、质
量、价款及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及售后服务只有口头约定;消费者能调取的商品广告信息、汇款凭证和购物联络
记录也多为网络上的数据凭证。
2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2.1立法方面
第一,从立法上强化网络商店的设立和监管。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从
立法上强化开设网络商店的审核和监管,从源头上确保网络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其
一,在网络商店设立的法律程序上确立资格认证和商家准入制度。应在立法上建
立详尽的资格认证制度。网络商店的设立,必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