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张洁
.11.05.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页
定义:辨证是在望、闻、问、切所得基础上
进行诊疗辩证思维。
病史
症状
体征
四诊
分析、判断
病因
部位
性质
正邪
病证
辨证过程
论治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页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六经辨证
各种辨证总纲
内科杂病——重点
伤寒病
温病
辨证方法:
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3页
第一节
八纲辨证
表(证)
里(证)
寒(证)
热(证)
虚(证)
实(证)
阴(证)
阳(证)
辨病位内外
病势深浅
辨疾病性质
辨邪正盛衰
辨病证类别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4页
(一)表证:外感六淫之邪由皮毛、口鼻侵入时产
生证候,以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为特点。
临床表现为发烧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
兼见头身痛、鼻寒、咳嗽等。
(二)里证:外感传里;病邪直中脏腑;情志、饮
食损伤脏腑。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
临床表现以脏腑证候为主。可与表证相判别。
区分病变内外、病势深浅两个纲领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5页
症状
舌象
脉象
发烧恶寒
并见。
不恶风寒,
以脏腑证
候为主。
苔薄
浮
舌质
舌苔
改变
不浮
表证
里证
病位
病情
浅
在表
深
在里
轻
重
表证、里证判别表
证
判别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6页
(三)表证与里证关系:
1、表里同病——表证与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
表证未解,邪已入里;病邪同时侵犯表里;旧病复感外邪。
2、表里出入
表邪入里:正不胜邪,病势加重。
里邪出表:邪不胜正,病势减轻。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7页
(一)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是一组有寒象
症状和体征。多因外感寒邪、久病伤阳、
过食生冷阴寒内盛所致。
(二)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是一组有热象
症状和体征。外感热邪、寒邪入里化火、
久病伤阴致阴虚内热、情志郁而化火、过食
辛辣蓄积为热等。
区分疾病性质两个纲领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8页
寒证、热证判别表
证
症状
寒热
恶寒或畏寒
发烧喜凉
渴否
面色
四肢
小便
大便
舌象
脉象
口淡不渴或喜热饮
口渴喜冷饮
苍白
红赤或两颧潮红
不温
灼热或五心烦热
清长
短赤
溏稀
干结
舌淡苔白或润
舌红苔黄
脉迟或紧
脉数
寒证
热证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9页
(三)寒证与热证关系:
1、寒热错杂——寒证与热证同时并存。
2、寒热转化——寒热转化反应邪正盛衰情况。
寒证转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
热证转寒证是邪盛正虚,正不胜邪。
3、寒热真假——真热假寒、真寒假热表示疾病
危重,要细心区分。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0页
区分邪正盛衰两个纲领
(一)虚证: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病理概括
病因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两个方面。
临床上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1页
类型
主证
病因病机
气虚证
脏腑机能减退
阳虚证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乏力自汗,
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虚。
机体阳气不足
(虚寒)
血虚证
面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
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脉细。
血不足,不能
濡养脏腑组织
阴虚证
午后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
干,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机体阴液亏损
(虚热)
面白无华,少气懒言,疲惫乏力,
自汗、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
阳
阴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2页
﹢虚热证症状体征
气虚
阳虚
畏寒,肢冷等。
气虚症
状和体征
气虚
阳虚
﹢虚寒证症状体征
气虚症
状和体征
阴虚
血虚
血虚症
状和体征
潮热,盗汗等。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3页
(一)虚证: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久病重病之后
临床上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二)实证: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各种病理产物
蓄积而产生各种临床表现病理概括。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4页
虚证、实证判别表
证
症状
病程
多见久病
多见新病
形态
疼痛
二便
表现为不足之象:
气短懒言,精神萎靡
倦怠乏力,自汗盗汗
纳差消瘦等。
隐痛绵绵,喜按喜温
剧痛、胀痛等,拒按
大便稀溏,小便清长
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表现为亢盛有余:
声高气粗,兴奋多言
烦躁不安,身体壮实,
等。
虚证
实证
辨证八纲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5页
虚实
分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