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史读后感.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剑桥史读后感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

1965年》读后感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是《剑桥中国史》最后两卷中的第一卷的前一卷(即第14卷)中译本,

描述了1949—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努力解决中国当代问题的过程中

所取得的成就及遇到的挫折。第一编记录了新政权以苏联发展模式运用

于中国的尝试,第二编概括了其后期间中国领导人为更快更好地解决中

国问题而寻求本国发展模式的努力。本卷的第一编都分析了政治、经

济、教育、党与知识分子、外交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及发展状况。《剑

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本卷撰写

人皆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国外专家,他们向读者展示了所有这些方面的相

互关系,并揭示出这些相关因素如何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准备。

从其结构来看,它体现了剑桥历史丛书的特点,即各章均由每个专

题的专家执笔,而由各卷学术地位较高的编辑中的主导编辑总其成;从

其内容来看,它体现了从外国人视角去了解中国的典型方式,这种了解

是“既通过它的历史,又通过它的现实,既通过它自己的传统,又通过

社会科学的方法”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

1949-1965年》第一章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的教授费正清教授,其内容统领

全局。通过对这一章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此书的作者是在何种理论框

架内撰写华人民共和国头十六年历史的。即历史讨论的出发点是王朝循

环的理论和实践。

2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M].

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首先从政治上看,费正清教授认为,建立王朝的历史使中国人民容

易具有期待和欢迎恢复中央集权的倾向。这个观点实在不敢赞同,从党

和国家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的今天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中国共

产党也不同于历代任何一个君王,也许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

段时间的曲折,但中国共产党具备着更充分的执政合法性,树立起自己

的科学发展观。比如费正清教授认为,“君主不道德的行为,这使他丧

失了天命;其政权财权的崩溃,这部分地是由于奢侈挥霍,部分地是由

于上层阶级的土地非法逃税,把税赋负担转移到农民身上,农民的拖欠

使政府日益贫困;日益恶化的民众福利,这尤其是由于人口对资源的压

力和国家无力维持公共工程,特别是防洪的堤坝和防饥荒的粮仓;低落

的公众士气,这是由于贪污腐化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同时也表明

了官员和民众与君主的离异;军事上的虚弱,这明显地表现在对入侵者

和国内造反者的镇压方面。”这样的思维就显得有些片面和不公,从我

2

国国家性质来看,近代以来,自清晚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又如何能将认为毛泽东统一

中国的成就,“与公元前21年的秦始皇的成就和公元589年隋朝创建

者的成就同属于特殊的一类或相类似呢,这就否定了中国革命的意义,

即推翻封建统治,也贬低了中国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和作用,更是

与宪法相违背,基于此,我认为这种王朝更迭论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种

“去合法化”的表述。

其次我想简单论述一下教育部分,本书将中国教育发展分为两部

分,一是学习苏联时期,即高等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发

展需要的更专业化的分工。取消美国式的文科学院和美、英大学对学生

特有的通才教育。苏联的制度宗旨在于早就数量更少的难以适用的文科

毕业生,而培养更多的经过训练就能直接参加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技

术工作的毕业生。二是一五计划的教改结果:高等教育体制是苏联和西

方影响在精英层次上的有争议的混合体,对专业化的新的要求是质量问

题变得越来越紧迫。从部分历史中我看到了中国教育历史的发展历程和

观念转变,也基于自身学习感到了使命感,从书中教育的发展我感受到

教育发展是基于一定国情和经济水平发展的,而当前,中国经济水平发

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国的教育却没有达到相应水平,教师专

业化水平程度依然不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这也反过来制约了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