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
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前,人对色彩的认识更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感官认知,这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提炼积累色彩经验的初级阶段。形成人类社会以后,人对色彩的认知也逐渐融入了特定社会阶段的文化内涵,成为辅助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文化理念。
《周礼》有载:“画绩之事杂五色。”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五色”的记载,自此,我国传统的美学色彩观形成。五色即赤(红)、白、黄、青、黑,《礼记·乐记》讲道:“五色成文而不乱。”清代孙希旦认为:五色之用,如同五音,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发之于五色,足以感动万物,使君、臣、民、事、物在文明的教化之下,各安其位。在此意义上,五色成为礼制的外表与手段,“五色成文”构建了中国传统的礼制文明。色彩文化逐渐刻上了政治性、人文性的烙印。
随着“五色体系”的发展,“正色”与“间色”的概念产生了,这一概念不断强化和扩散。孔颖达疏解《礼记·玉藻》说:“皇氏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之色;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骝黄是也。”春秋时期,齐桓公喜好穿着紫色,引起中国史上第一次色彩分级。秦始皇自命以水德克火,使黑色成为秦朝最尊贵的色彩。两汉正色经由黄色、正红的变化,最终形成黑、红、金的政权主色。南朝宋明帝荒诞任性,制定“紫衣红裳”礼服,紫色由传统意义上的间色,转变为尊贵之色。……明代正色为红,具有最崇高的地位,民间男女服色禁用大红、明黄。
五行、五色的观念和思想在华夏历史中不断沉淀,其内涵和外延融入中国文化的精髓,塑造和形成了千年来中国人独特的民族色彩审美观。
(摘编自《中国色彩史十讲》)
材料二
历代文人都有相对偏好的色彩,展现在中国绘画上,常讲究用色彩来丰富对意境的描绘和文化意蕴的表达。
“赤,太阳之色也”,根于驱恶辟邪,指于祥瑞喜乐,往往在绘画作品中表达幸福、热烈的情感。顾恺之在《女史箴图》中用红色衣服表现吉祥喜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中为描绘出明媚的春光,建筑采用艳丽的红色。但被认作万色之源的不是红色,而是白——“白立而五色成”。白色恰与道家无求、守拙的哲学相契合,儒家士人也常用它显示自己清正。西晋壁画就有“白纱白绢衫”作为礼服。区别于拥有丰富色系划分的白色,也迥异于象征庄严与神秘的黑色,黄色是“中和之色,自然之性”。黄色显赫而不刺眼,既是尊贵地位的暗示,更因其与土地同色,富有生机、坚韧的象征意味。清代钱谦益的《百鸟朝凤图》就使用了大量的黄色花纹。
除了意境表达,“画以载道”也是文人画家的执着追求。不拘泥物象在人眼中的模样,力求表现物象内在气质和精神,同时投射个人理想。元代之前的文人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中找到方法,倪璜之水墨山水乃集其大成。……清代民间年画鲜艳明快,包涵有阴阳五行框架之下的色彩秩序,但同时,从“有用性”出发,形成民间色彩自由丰富的特点。
材料三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对某种颜色的喜好和演绎,往往与各自的阅历、素养、性格密不可分。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周围充满了以红色为主的色彩气氛与感受,他住的是“绛芸轩”,“怡红院”,人称“绛洞花主”、“怡红公子”,红服符合他尊贵的身份和热烈的性格,寄托了贾府上下对他振兴家业的希望。
宝钗和黛玉色调迥异。宝钗住的蘅芜院如雪洞一般,黛玉的“潇湘馆”有千竿翠竹遮映。赏雪时,宝钗穿鹤氅,黛玉穿大红羽缎斗篷。宝钗家常穿浅黄白色的棉袄,配葱黄色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拿金锁给宝玉看时,才“从里面的大红袄儿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黛玉冬日会换掐金挖云红香小靴,罩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大氅。照大众的刻板印象,黛玉不染尘俗,白色才符合她的品行性格。而曹公笔下的黛玉尽管饱受“风刀霜剑”,是哀怨凄凉的,可她依然娇艳灵动。
用色彩点染不同性格,王熙凤可堪翘楚。“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与“翡翠撒花洋绉裙”红绿冲突,艳丽非常,罩上“石青银鼠褂”,冷暖色交错使用,凸显出王熙凤容貌艳若桃李,心肠冷若冰霜的鲜明形象。凤姐见尤二姐时,搭配月白、青、白色,一则见国孝家孝;二则给人以纯洁、良善等联想。这种色彩暗示,也让尤二姐相信凤姐的人品,被赚进了大观园,香消玉殒。
总之,曹雪芹用笔饱蘸鲜明而丰富的色彩来绘写这一个悲凉的梦,“没有出路、没有理想,带着浓厚的挽歌色调。”
(摘编自《浅析红楼梦中服饰色彩》)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形成以后,人对色彩的认识融入了特定社会阶段的文化内涵,成为辅助指导和标准社会生活的文化理念。
B.《周礼》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标志着我国传统美学色彩观的形成,孙希旦认为人的喜怒哀乐发之于五色,足以感动万物。
C.中国服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教学设计 (1).docx
-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 教学设计 (5).docx
- 【语文】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2024年中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诊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