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高质量文档整理--学习必备

.

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动态的监测,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施工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凝土衬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依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据铁道部“铁建设【2010】120号文件要求:

隧道监控量测应按现行《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的规定建立等级管理、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

隧道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施工组织。监控量测必须设专人培训后上岗,对周边建筑物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城市道路,应实施第三方检测。

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

隧道浅埋、下穿建筑物地段,地表必须设置监测网点并实施监测。

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到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2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

(2)测量设计及施工规范。

.

高质量文档整理--学习必备

.

(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5)铁建设【2010】120号

3适用范围

**隧道、**隧道、**隧道、**隧道、**隧道、**隧道、**隧道、**隧道围岩监控量测。

4量测项目

结合本项目隧道工程特点,确定开展监控量测的项目见下表: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量测仪器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成像

2

拱顶下沉

水准仪、全站仪

3

净空变化

全站仪

4

地表沉降

水准仪、全站仪

隧道浅埋段

5量测方法及频率

5.1方法及要求

①、洞内、外观察:全长度开挖过程中及初期支护进行中。

A、洞内观察

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地质调查,并绘制出地质素描图。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时,应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测。

(1)、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的观测

.

高质量文档整理--学习必备

.

a、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

b、开挖后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现象。

c、渗水情况:有无渗水及涌水的位置等。

(2)、对开挖后已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

a、是否发生锚杆被拉断或垫板脱离围岩现象。

b、喷混凝土是否发生裂隙和剥离或剪切破坏。

c、钢拱架有无被压变形情况。

d、锚杆注浆和喷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B、洞外观察

对开挖前后地表面是否下沉及出现裂缝。

②、周边水平收敛位移量测:量测点沿隧道周边左右对称布置。测断面根据围岩情况和规范要求布设,断面间距Ⅱ级为50m,Ⅲ级为30m,Ⅳ级为10m,Ⅴ级为5m。

预埋采用ф22钢筋,将钢板焊接在ф22钢筋尾端,然后在钢板上贴反光片。按照围岩级别以相应的间距埋设预埋环,打30cm深风钻孔,用水泥将直杆部分埋入围岩中。拱顶点应布置在隧道中线上。拱顶点、水平收敛点布设在同一里程断面上。

全断面开挖:

水平收敛点高度布设在轨顶标高处。示意图如下:

.

高质量文档整理--学习必备

.

图1测点布置示意图

台阶法开挖

水平收敛点高度布设在上半断面拱脚标高上1m处,下半段面设置内轨顶面标高处,示意图如下:

图2测点布置示意图量

.

高质量文档整理--学习必备

.

三台阶法开挖时:

各项位移的测点在分部开挖后立即布置,分部开挖完后,按全断面布置测点:示意图如下:

图3测点布置示意图量

③、拱顶下沉:断面间距Ⅱ级为50m,Ⅲ级为30m,Ⅳ级为10m,Ⅴ级为5m,测点布置尽可能与地面观测点相一致。点位布置见图1、图2、图3。

④、洞口和浅埋段洞顶地表沉陷测量: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为:

.

高质量文档整理--学习必备

.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纵向测点间距(m)

2BH2.5B

20~50

BH≤2B

10~20

H≤B

5~10

注: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沉降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点位布置见图4:洞顶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图。并在洞顶山体变形范围以外设二个水准点,方便洞顶地表测量下沉量使用。

图4:洞顶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图

.

高质量文档整理--学习必备

.

工程结束判别施工图设计监控量测

工程结束

判别

施工图设计

监控量测

Y施工

Y

施工

理论与数值分析

理论与数值分析

N

N

监控量测结果修改设计

监控量测结果

修改设计

监控量测工作流程

5.2量测频率

1)、净空变化量测测点布置和初读数的读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量测频率

位移速度

文档评论(0)

qzh0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