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1七月2024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3、4节)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合同不具备法定形式的法律后果1、什么样的合同形式是不具备法定形式的?2、不具备法定形式的合同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
合同不具备法定形式的法律后果在实践中,劳动者由于迫于就业压力,明知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却不得不接受用人单位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非法要求。那么如果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的形式违法情况下对已经付出的劳动的法律性质应该如何认定呢?由于劳动的不可逆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无法通过相互返还,恢复到劳动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因此,我国法律认定这种劳动关系为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劳动关系时,不符合劳动合同的形式要件,但双方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隶属性的劳动关系状态,具体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订立或续订书面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我国对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处理原则是:(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该行为并不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根据第82条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至满1年间的2倍工资。
甲服装公司聘用张某做缝纫机,约定甲公司每月支付张某工资1500元,合同期限为2008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张某多次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但服装公司都推说生产任务比较重,先工作等忙完这一阵再签,又不是不给工资。结果过了一年多也没有签合同。针对该服装公司的违法行为张某可以主张哪些权利?微型案例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是指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的法律准则。它贯穿于劳动合同订立的全过程,是订立劳动合同的指导方针和总的精神。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对于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五条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
(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的基本内涵有三点:第一,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所谓主体合法就是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第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第三,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和形式必须合法。
公平原则强调了劳动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能要求一方承担不公平的义务。将公平原则作为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旨在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职权损害劳动者的权利。
平等,是指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公平地表达各自意愿的机会。用人单位不的利用其职权上的优势,附加不平等的条件。自愿,是指在订立劳动合同的时候是出于真实意思的表示,而不存在欺骗、胁迫趁人之危等情况。
三、劳动合同的无效(一)劳动合同无效的概念。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由于违反法律规定,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订立,因而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
(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原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以下劳动合同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欺诈是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故意制造虚假情况或隐瞒事实真相,欺骗对方,致使对方形成错误认识,从而订立劳动合同。胁迫是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以暴力或其他手段威胁,是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根据该法条可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简易钢楼梯设计.doc VIP
- 【钢梯大样图】简易钢楼梯做法详图.pdf VIP
- 学科教学三种境界.ppt
- 中频感应电炉培训教材.ppt
- 第5.2课《学习工匠事迹,领略工匠风采》(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 铁路机车驾驶人员资格认证-HXN5型内燃机车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初中数学项目化活动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作业方案案例设计.pptx VIP
- 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作业方案案例设计.pptx VIP
- 第5.2课+学习工匠事迹+领略工匠风采(高教版中职语文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无水印 scratch3.0编程校本课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