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经典案例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1商品质量不符引起的纠纷案

我生产企业向马来西亚客户出口汽车配件,品名为YZ-8303R/L,但生产

企业提供了YZ-8301R/L,两种型号的产品在外型上非常相似,但却用在

不同的车型上,因此客户不能接受,要求我方要调换产品或降低价格。

我方考虑到退货相当麻烦,费用很高,因此只好降低价格15%,了结此

案子。——由温州某外贸企业提供

我国某公司A向孟加拉国某公司B出口一批货物,合同价值约为

USD20000.00,货物为汽车配件,共有10个型号,其中有四个型号要求

根据客户样品制造的。付款方式为,客户先支付定金1000美金,剩余部

分30%和70%分别以L/C和T/T支付(在货物生产完毕通知客户支付)。

客人随即开来信用证,A公司按合同和L/C要求开始生产货物,但发现其

中按客人样品要求订做的货物不能完成,由于客人订货的数量比较少,

开发该产品十分不合算。因此打算从其他厂家购进该产品,但遗憾的

是,却一直无法找到生产该产品的厂商。而此时已接近装船期了,其他

货物亦相继生产完毕。A公司只好告诉B公司上述问题。B公司要求取消

所有的货物并退还定金和样品,他的理由是,他要求订做的货物是十分

重要的,不能缺少,因A公司没有按时完成货物,错过他的商业机会。A

公司也感到无可奈何,确实理亏,只好答应客户的要求,承担一切货物

积压的损失。

案例分析

按CIF贸易术语出口。卖方按合同的规定装船完毕后取得包括提单在内

的全套装运单据。但是,载货轮船在启航后第二天就触礁沉没,买方闻

讯后提出拒收单据,拒付货款。试问,卖方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分析:买方必须收取单据,并支付货款。

因为以CIF术语达成交易,货物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点在装运港船舷,买

方承担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

CIF贸易术语下交货属象征性交货,卖方凭单据交货,买方凭单据付

款。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齐全且正确,卖方无权拒收拒付。

案例分析

某公司按CIFLondon向英国出口一批季节性较强的货物,双方在合同中

规定:买方须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

月2日驶抵目的港。如货轮迟于12月2日驶抵目的港,买方有权取消合

同。如货款已收,卖方须将货款退还买方,如此签约是否正确?

分析:不正确

CIF合同属于装运合同,货物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点在转运港船舷。卖方

负责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以前的风险和费用,而买方负责货物越过装运

港船舷以后的风险和费用。合同中要求卖方负责货物于12月2日货轮驶

抵目的港,延长卖方责任至目的港,有违CIF术语的责任划分,对卖方

不利。

案例分析

在80年代,有一出口商同国外买方达成一交易,合同约定的价格条件为

CIF,当时正值海湾地区爆发战争,装有出口货物的轮船在公海上航行

时,被一发导弹误中而沉。由于在投保时没有加保战争险,不能取得保

险公司的赔偿。问:买方为此向卖方提出索赔是否合理?

分析:不合理。

在CIF术语下,卖方负责投保,但其要求如下:

在买方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卖方无需投保战争险。

案例分析

我与美商达成的合同中采用的术语为FOB上海,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为

2001年3~4月份,可是到了4月30日,买方指派的船只还未到达上海

港,问:

1、如果货物在5月2日因仓库失火而全部灭失。发生灭失的风险应由谁

来负担?

2、如果船于5月2日到达并装运,由此为保存货物而发生的额外费用由

谁负担?

分析:

1买方。如该货物已划归合同项下,则由买方负担。

2买方。

案例分析

有一份FOB合同,甲公司出口卡车500辆,该批货物装于舱面,其中40

辆是卖给某国乙公司的。货物抵运目的港后由承运人负责分拨,船行途

中遇到恶劣天气,有50辆卡车被冲进海中。事后甲公司宣布出售给乙公

司的40辆卡车已在运输途中全部损失。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履行交货义

务,要求赔偿损失,甲公司认为货物已经越过船舷,风险已转移,无须

赔偿。请判别孰是孰非?为什么?

分析:改案例的关键在于货物有没有特定化。

如果货物进行特定化了,证明该50件中的40件是乙公司的货物,那么风

险在越过船舷时转移至乙公司,甲公司无需赔偿。

但是,在案例描述中说明,货物抵目的港后由承运人负责划分。由此看

来,在货物运输途中,货物并没有特定化,不能证明50件损失的货物属

于乙公司的货物。因此,乙公司有权要求索赔,卖方要承担相应责任。

案例分析

我某公司每公吨242美元FOBVesselNewYork进口200公吨钢材。我方

如期开出48400美元信用证,但美商来电要求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