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冬暖心理咨询平台整理上传
117个心理学名词:心理咨询师入门必备
1.行为暗示
用行为“符号”进行暗示的活动。
2.间接暗示
暗示者不显露动机,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从而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
即让人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3.反暗示
即抵制暗示影响的现象。亦即暗示所引起的相反指向,暗示的实际效用与暗示的目的相反。
4.直接暗示
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对方,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暗示,这种暗示指向性
很明确,亦称提示。
5.说服
通过交换意见、参观访问、收听广播、观看影视、阅读报刊等方式改变人们的偏见及转变不
正确的观念与信念的方法。
6.整合
指机体或细胞中,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组织严密,功能上协同动作,组成完整的系统。
7.嫉妒
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
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8.荣誉
是对某个人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
低水平的成才动机:指理想和目标比较狭隘,作用时间往往较短,容易被其它刺激因素所左
右,随着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自身的情绪、兴趣的变化而变化。
9.反暗示
即抵制暗示影响的现象。亦即暗示所引起的相反指向,暗示的实际效用与暗示的目的相反。
10.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externalsensation)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特性的感觉,如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其感受器位于体表。皮肤感觉和味觉的感觉受器称为接触性感受器。
外界事物只有和这两种感受器直接接触,才能引起感觉;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感受器,称远
距离感受器,外界事物在一定距离外,通过媒介的作用,引起感觉。
11.无意象思维
无意象思维(imagelessthinking)没有意象参与或不需意象参与的思维。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在O.屈尔佩领导下的符兹堡学派,与W.冯特和E.B.铁钦内的正统派心理学,就思
维过程是否必须以意象为基础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和经验事实上展开了长达15年的争论。符
兹堡学派由于在思维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含有构造主义心理学所发现的感觉意象元素的证
据,因而提出无意象思维这个概念。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最终没有得以完满的解决。
12.激励力量
指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
13.双因素理论
即保健——激励因素理论。这一理论是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在匹兹堡心理研究中心作出的成
果。他认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由保健和激励双因素决定的。
三冬暖心理咨询平台整理上传
三冬暖心理咨询平台整理上传
属于激励因素的有:成就,赏识,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
属于保健因素的有:公司政策和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
总的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环
境或工作关系的。调查还发现,导致职工满意的全部因素中,大部分是激励因素;而导致职
工不满的全部因素中,则大部分是保健因素。双因素论用于工业管理的一项引人注目的贡献
是“工作丰富化”。通过工作丰富化,提高工作意义和工作本身挑战意味,以激发职工的积
极性。双因素论与需要层次论有相似之处,但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
织目标的达到”这两点联系起来。
14.公平理论
从社会交换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理论,它认为收益和代价应当是公平的,如果收益大大超过
代价,人们会感到内心不安,如果代价大大超过收益,人们会感到气愤。只有公平交换的条
件下,人际相互作用才会长期保持下去。
15.能力
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已表现出来的实际
能力和已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成就测验来测量;其二是指潜在能力,即尚未表现出来
的心理能量。通过学习或训练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与可能达到的某种熟练程度,可用性向
测验来测量。
16.不良思想品德
指不符合思想道德要求的品德和思想观念。具有经常性和稳固性的特征。
17.慎独
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学说。源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
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陷,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就是说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的情况下,
更要警惕小心,使行为符合道。明代理学家邵庸发展了慎独学说,指出,保持本性不受“情”
的蒙蔽才能在修养过程中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使主体能凭借内心的信念,选择符合道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管及桥架穿墙、穿板封堵施工方案.docx VIP
-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2023必威体育精装版版)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pptx VIP
- 上海市六年级(下)数学同步讲义 第16讲 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doc VIP
- 上海市六年级(下)数学同步讲义 第17讲 角.doc VIP
-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英语上册 期末冲刺复习——句型专项突破卷【含答案】.doc
- 主题班会:勤奋学习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英语上册 期末冲刺复习——词汇专项突破卷【含答案】.doc
-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第12篇:血缘和地缘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第1~18届历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真题全集 (1).pdf
- 卫生院全套规章制度汇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