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明初仍为济南府,属山东布政使司(简称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治济南,济南遂成为山东首府,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明朝,济南古城进入盛期,洪武四年1371年),开始以砖石修筑城垣,城周12里48丈,受地形因素制约,城垣略成方形,城开四门,东、西、南三门皆有瓮城,设重关。至此,济南古城城市形态基本定型。明代明代明府城清代清仍置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由济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滨州3州升为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利津、沾化、蒲台10县分属3州。光绪年间,济南府仍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平、平原15个县及德州。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清咸丰车间(1861年),为防捻军,在府城外修筑土圩,同治年间又改筑成石圩,城区轮廓大致成菱形,城市重新呈现“母子城”形态,府城成为内城。清中叶后,济南旧城区扩大到府城以外的关厢及厢外一带。1861年为抵御捻军,环府城修建土圩,把城郊的大片土地围进圩内,大致北到水屯,东到柳行头。此时,外郭圩墙周长40里,比原城大3倍多(原府城周长约12里多)。1865年为加强抵御,改土圩为石圩,由于城北有大明湖及城外有水泽地带,故缩减北面,只将东、南、西三面改成石圩。改筑后,石圩比原来的土圩大大缩小,约合现在的20多里。这样,济南又有了内外城之分,重新呈现出“子母城”的城市形态。明清济南城布置图济南商埠区清末新政时期,为避免德国势力在山东的垄断,1904年济南在古城西部自开商埠。其范围是:西关外东起十王殿(经一路东头),西至南大槐树(纬十路附近),南沿长清大道(经七路附近),北抵胶济铁路,计东西长约2.5km,南北宽约1km,占地267hm2,一般将此区域称为“旧商埠”。自此,济南发展重心逐步由老城区转移到了商埠区,城市开始进入以商埠区为中心的跳跃式发展阶段,整体上呈现出一东一西“双中心”的发展格局,城市形态发生了较大改变。辛亥革命济南工商业发展迅速,商埠设立以来,中洋商民租地者日众,原有的商埠界限已不敷使用。政府当局有见于此,先后进行了两次商埠区的展界:第一次是在1918年,将普利门沿顺河街一线向西至纬一路拓界为商埠租地,第二次1926年将清泉街(今并入顺河街)以西、馆驿街以南(皖新街、凤翔街)展为商埠用地,致使商埠租地面积已增至247hm2余亩,商埠与旧城也连为一体。其次,民国以来,济南工业“勃兴之程度,实出常人意料之外”,1912~1927年间,济南历年创设资本额在5千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66家,资本总额约为1643万元。民国中期,在成通棉纺厂(今国棉四厂)、仁丰棉纺厂(今国棉三厂)、利民机器染厂(今济南毛巾总厂)等工业的促动下,胶济铁路以北成丰桥地区开始迅速发展,城市形态向北逐步扩展。另外,商埠开办后,胶济铁路以北在通往洛口(位于黄河口,为济南水运出入口)的道路两旁自然形成了许多小型工商业店铺,城市初显了一种交通指向型的发展势头。1937年12月日军侵占济南,沦陷后的济南已由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变为殖民地城市.日本为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首先,将经七路以南,四里山以北,齐鲁大学以西,岔路街以东地段规划为南郊新市区,用作日本人的聚居区,其用地约144公顷。其次,在1939~1945年间又将三里庄、五里沟、魏家庄、官扎营、南北大槐树、北坦、营市街等处自然村庄的土地征作商埠用地,做了第3次展界,使商埠租地面积增至609公顷。另外,1941年在胶济铁路以北开辟了北郊东、西部工业区――东部工业区,占用了今成丰桥以北、北园路及汽车厂东路西段以南,工商河内侧以东,津浦铁路以西的地域,占地约109公顷;西部工业区,在纬十二路北头东侧,万盛街东头以西,南临津浦铁路,北至堤口路以北原济南铁工组合北墙外,占地90公顷。在这些规划的引导下,济南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城市形态亦继续向南、向北扩展,但是,随着时局的发展,特别是抗战后期日本在华北战场的失利,上述规划最终也没能完全实现。1948年济南平面图抗日战争时期综上所述,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化轨迹可归纳为:自清代以来,城市要素开始从府城中“溢出”,至19世纪下半叶关厢地区基本形成,城市形态呈“蔓延式”扩展;1875年山东机器局设立,城市形态扩展上出现了一块“飞地”;清末新政时期,济南沿胶济铁路在西关自开商埠,城市形态出现“跳跃式”发展;民国时期,一方面商埠区快速成长,“跳跃式”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另一方面商埠区和古城区沿胶济铁路开始相向发展,城市逐步连片生长成带状;日伪统治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