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30
卷
第
3
期开放教育研究Vol.
30,
No.
3
2024
年
6
月Open
Education
ResearchJun.
2024
数字化课堂观察与反馈:现状、评述与实现路径
郁晓华
彭源
胡婷玉112
(1.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2.
广东省杏坛智慧教育创新研究
院,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课堂观察与反馈成为研究热点。课堂观察技术的发展
历经现场观察、录像观察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观察三个阶段,观察工具分为要素构成类、信息交互类和行为交
互类三类。课堂观察的数字化转变主要体现在课堂观察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智能化分析解释。本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常用的面部数据、言语信息、走动轨迹、身体姿态、日志五类数据系统梳理这两项技术,总结现
阶段数字化课堂观察的一般流程。针对数字化课堂观察存在的观测点聚焦通用型课堂、数据利用侧重行为
交互观察、可视化设计的可读性有待提高、教学解释难以对标实践需求等问题,本研究引入联合教师的新目
标定位、学科课型的新观测视角、故事化叙事的可视化设计新形式以及大语言模型的教学解释新工具,构建
了新思路下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课堂观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观察;数字化;课型;故事化叙事;大语言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79(2024)03−0098−11
课堂观察指研究者或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借助策,仍是较大的挑战(Wise
et
al.,2019)。本研究将
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或间接对课堂情系统回顾课堂观察技术的发展历程,在分析现阶段
境中的教育现象进行感知、记录、分析,从而获得课堂观察技术的发展困境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探
事实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王鉴等,2014)。课堂观索未来可行的发展新思路。
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被
一、课堂观察技术发展回顾
引入教育研究(杨玉东,2011),五六十年代快速发
展。课堂观察对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课堂把控能
(一)发展阶段划分
力十分重要。它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改善随着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课
学生课堂学习,还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崔允漷等,堂观察迈入新的阶段。课堂数据记录与分析的技
2007)。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有目的地开术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展课堂观察,还可发现教学流程的薄弱环节,寻找本研究将课堂观察的发展脉络分为三个阶段
变革创新的切入口。对一线教师而言,有效解读分(见图1)。
析报告并依据课堂观察反馈作出有价值的教学决第一阶段是现场观察。该阶段起始于20世纪
[收稿日期]2024-01-29[修回日期]2024-02-19[DOI编码]10.13966/ki.kfjyyj.2024.03.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教育学2021年重大项目“未来学校的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VFA210006)。
[作者简介]郁晓华,博士,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研究方向:信息化教与学、计算思维培养、学习分
析与可视化、学习技术系统设计与开发(xhyu@);彭源,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研究方向:学习分析与可视化;胡婷玉,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