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

…………○…………内…………○…………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外…………○…………装…………○…………订…………○…………线…………○…………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

…………○…………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15.两次鸦片战争

共18题;共6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几乎放弃商品倾销

C.促使倾销重心转向广州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2.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未对鸦片贸易进行任何规定,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鸦片战争与鸦片贸易无任何关系

B.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C.英国害怕受到国际舆论谴责

D.中国默许鸦片贸易合法化

3.1839年,林则徐主持翻译《滑达尔各国律例》,为数不多的几个条文涉及三个主题:国际贸易中的“禁例”与“违禁”、外国商人的法律地位以及战争的发动与决定权。林则徐的国际法翻译活动(???)

A.适应了反侵略斗争的需要 B.树立了晚清政府的国际视野

C.开启了法律近代化的进程 D.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newspaper)、铁路(railway)等,其目的是(????)

A.赞扬西方的生活方式 B.引起国人对西方知识技术的关注

C.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D.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5.下表中报刊所发评论反映出近代以来(????)

1875年《申报》

文人当“效思于农工商贾之事”。

1875年《申报》

“西人之为商为工农者,固无不兼习文字也。”

1881年《万国公报》

农夫“用其力于植树之法、机器之耕,则利益广矣”。

A.农商皆本成为共识 B.职业观念已发生变化

C.西方思潮成为主流 D.重农抑商思想的延续

6.魏源认为,历史进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势”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历史自身发展的法则。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也无穷极不变之法。由此可知,魏源(???)

A.主张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B.主张进行变法维新

C.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D.对时局有所反思

7.1861年初,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办理外交事务;1861年后,英、法、俄、美相继派遣公使常驻北京;1866年,清政府派使团往欧洲各国游历;1867年派外交使团出访欧美各国;1875年派郭嵩焘为驻英国公使。这些事件表明清政府(????)

A.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履行了《南京条约》的规定

C.逐渐融入近代国际外交体系 D.学习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8.下表所示是摘自1842年3月浙江巡抚刘韵珂《慈溪失利事势深可危虑密折》中的部分言论。可见刘韵珂认为慈溪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1

“论者本谓该逆(英军)不长陆战,而两年之中该逆掠地攻城,皆在陆路,且能爬越山岭”

2

“有汉奸为之导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