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上半年我科中风病入径患者31人,出径4人,中风病中
医临床路径的运行情况良好。对于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我科不断分析
总结,并提出问题,加以完善,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仍有较多患者在
中风治疗中合并其它疾病,而使临床路径中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遵循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维和路线的基础上,完善中风病临床
路径,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中风病病程。
2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复查患者入院异
常项目,并加以处理。
3加强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
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12年
本年度下半年我科入径中风病患者35人,出径5人,中风病中
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
1我科以内科疾病为主,患有中风病的老年患者居多,多数患者由于
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治疗而出径。
2较多中风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最终导致住院天数过长而出径。
解决措施:
1不断完善临床路径,为求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
治疗环境,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2尽量完善中医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针药并举的情况
下,提高中风病的治愈好转率,缩短面瘫病程。
中风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12年1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中风病临
床路径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中风病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
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
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成
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张红莉主任担任组长,张玉洁副主任、
樊会竹副主任、徐红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何楠任个案管理员,韩丽娟、
王桂霞、梁秀、李密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2011
年12月27日制定了《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
我科中风病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
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
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
上,确定中风病临床路径,并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因科室病
例条件限制,2012年1月1日中风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
临床路径。一年来,收治中风病临床路径病例75例,其中9例因合
并症、病程较长而中途退出路径,其余病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中风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
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分析
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
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
实施效果评价。中风科每月将分析和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务
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并于每月底组织中风科临床路径管理小
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小结、评价,详细分析临床路径工作
开展情况,总结问题和经验,并对下一步临床路径工作提出了质量改
进建议。
通过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科室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
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
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
试点病种同比总费用比以前减低了5.6个百分点,住院天数同比减少
了0.8天,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医务人员
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
纷,试点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
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
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
率较高。三是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
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