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枣庄八中东校区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枣庄八中东校区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枣庄八中东校区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话丛台①

(唐)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云遮襄国②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注:①丛台:在今河北邯郸市内。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为阅兵和歌舞而筑,赵武灵王常携宠爱的惠妃登台玩乐。②襄国:古县名,位于河北邢台西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借朋友游台之事,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写朋友刚从赵地回来,向我介绍说他曾登上古代的丛台,交待了作诗的缘由。

B.诗人站在丛台上,看到白云缭绕的襄国远在天边、绿树夹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写出赵地的恢弘气象,也衬托了丛台的高峻。

C.尾联将往日赵武灵王时的豪侈、繁华与当下丛台上长满绿苔任凭风吹雨打的荒芜景象作对比,极言繁华不再的落寞凄凉之感。

D.诗中用白云、树木、绿苔、山鸟、野花等意象,巧妙地与丛台昔日的人、事、物相关联,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2.前人赞扬此诗说“‘变成’‘留作’四字,有稚气,有俗韵”,请结合诗句对“变成”“留作”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______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________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______;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________,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寂寂无闻推陈出新细微汇合

B.鲜为人知推陈出新式微融合

C.寂寂无闻革故鼎新细微汇合

D.鲜为人知革故鼎新式微融合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惜别

严仁

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拖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①危弦:哀弦。②捩拖(lièduò):扭转船舵。③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1.下列对本词上片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为全词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

B.“重”字表面上写蒲帆滞重,船行缓慢,实则暗示远行之人心情的沉重,抒情委婉含蓄。

C.“楼上风吹粉泪香”,作者直抒胸臆,终于拈出一个“泪”字来,把抒情气氛推上了高峰。

D.整个上阕按照将别、正别、已别的顺序展开,词意层层递进,惜别离恨之情渐行渐浓。

2.词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学家期待夏朝文字的出现,但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81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