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传统史学理念的巩固与发展1、记事求真、如实撰史的准则坚定不摇,更为强化。求真、如实的理念,是史学存在与发展的精神底线,而这一准则,最容易与王朝政治发生冲突,触动统治者与权贵的私利。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政治与史学的冲突频频发作,如三国时期吴国韦曜的下狱被杀,十六国中匈奴政权刘聪杀史官公师彧等人,北魏崔浩之史狱,北齐魏收撰《魏书》引起的轩然大波,东晋桓温对史家孙盛发出威胁,南朝梁武帝焚毁吴均所撰之史等等。然而,韦曜虽被处死,吴国君主对修史的要求也无法实现。魏收记史的真实部分虽得罪官僚势力,但北齐政权却实际支持。桓温的威胁,反而提高了孙盛的名望。其余少数民族政权政治狱实现的冲突,我们且留待后文分析。要之,这些冲突尽管有的后果十分惨烈,但却都没有撼动如实撰史的史学理念,求真的准则实际更加强化。三国时魏国王沉撰写《魏书》44卷,取媚司马氏“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在晋朝也得不到认可,被世人完全摒弃。东晋初年权臣王导上疏荐干宝修史,明确提出官修史应当“务以实录为后代之准”,使官方政权亦以如实撰史为旗号。而干宝在《晋纪》记载了杀魏主曹髦之后的尴尬场面,实际揭露与讥刺了司马昭弑君的行为。他还记述说:“杀尚书王经,经正直不忠于我,故诛之。”王经是了解魏帝曹髦欲讨伐司马昭的官员,但未向司马昭报告。这里肯定王经的正直,岂不等于批判了西晋的“我”?真可谓是诙谐、幽默的史家直笔。另外如上文所述,《晋纪总论》中对西晋灭亡的评论,颇具直书实录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这些得到政界与学界的普遍认可,表明如实撰史的理念之深入人心。在南北朝时期,无论官方、私家议论编纂史书时,常将“善恶俱书,成败毕记”、(《宋书》卷九四《徐爰传》载徐爰奏上表)“君举必书,尽直笔而不污”、(《南齐书》卷二八《崔祖思传》载其奏陈政事书)“直书时事,无讳国恶”(《魏书》卷七下《高祖纪》载魏孝文帝语)等等列为规范。南梁吴均私自撰《齐春秋》,梁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敕付省焚之”。(《南史》卷七二《吴均传》)这个记载值得注意:梁武帝讨厌吴均撰史如实,却要以攻击“其书不实”来禁毁,充分说明“实录”已经成为公认的史学准则,在理论上不可撼动。2、发展了关于史学宗旨、功用与地位的认识。先秦至东汉,关于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已经相当完备,这种认识在三国至南北朝动荡、战乱中,仍然得以巩固。“叙录功美,垂之无穷”,(《三国志吴书》卷五三《薛综附薛莹传》载华覈上疏)是这一时期官方修史的基本宗旨,也表现了对史学功用的期盼。东晋初年王导上疏曰:“夫帝王之迹莫不以书,著为令典,垂之无穷。”(《晋书》卷八二《干宝传》)与前引三国时吴国华覈上疏竟然意旨全同。北魏李彪上疏论修史事说:“金石可灭而流风不泯者,其唯载籍乎!……史职不修,事多沦旷,天人之际,不可须臾阙乎。”他认为“一日不书,百事荒芜……绵绵休烈,若不恢史阐录,惧上业茂功始有缺矣”。(《魏书》卷六二《李彪传》)类似的议论甚多,不必一一列举。而对于史学提供鉴戒作用,官方和学者也时时论述,例如崔鸿撰《十六国春秋》,认为其历史中“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魏书》卷六七《崔光附崔鸿传》)司马彪认为“先王立史官以书时事,载善恶以为沮劝,撮教世之要也”,(《晋书》卷八二《司马彪传》)这里同时涉及了史学的教化作用。《华阳国志》作者常璩说“书契有五善:达道义、章法戒、通古今、表功勋,而后旌贤能”。(《华阳国志》卷一二《序志》)毫无疑问,这是荀悦“五志”之论的翻版,表明荀悦的史学观点已经成为流行的共识。刘勰《文心雕龙》卷四有《史传》篇,是截至南朝史学发展的总结之文,对荀悦等人的思想有承袭、有修正,具有史学理论的代表性。其中论述史学的宗旨与功用认为:“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徵盛衰,殷鉴兴废。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长存,王霸之迹,并天地而久大。”他对史学和史家予以莫大的期望:“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赞曰:史肇轩黄,体备周孔。世历斯编,善恶偕总。腾褒裁贬,万古魂动。辞宗邱明,直归南董。”这种精辟的论述、饱满的热情,是荀悦以后的又一个时代史学理念的写照。3、史官“史权”理念的重建。在先秦时期,史官“君举必书”,而且“书法不隐”成为共识,表明史官记史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这种“史权”,曾是维系传统史学健康发展的理念之一。齐国史官不惜牺牲生命书写“崔杼弑其君”于史册,晋国董狐记史迫使权臣赵盾就范,皆为史官行使史权的显例。秦汉时期,这种“史权”日益淡化,已不见记载。而南北朝时期,却又以新的形式得以一定程度的重建,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新型的“史权”,恰恰就在史学与政治冲突激烈的北朝政权内重建。我们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