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专项提升练专项1命题热点三、创新设问形式1.有人在网上发帖:“人体的糖、脂肪、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比较多的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这些物质没有及时排出就会使人变成酸性体质。这种人需要多吃碱性的食物、饮用碱性的水。”请针对上述说法撰写一段文字,向公众作出科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法没有科学道理。首先,糖、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并不会产生磷酸,且只有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才会产生乳酸。其次,正常人体通过体液调节使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并不会因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而变成酸性。第三,“酸性体质”的具体含义并不明确。因此这种说法属于伪科学。答案2.北大西洋沿岸某水域生活着多种海藻和以藻类为食的一种水虱,以及水虱的天敌隆头鱼。柏桉藻在上世纪末被引入,目前已在该水域广泛分布,数量巨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用三组水箱模拟该水域的环境。水箱中均放入柏桉藻和甲、乙、丙3种本地藻各0.5克,用纱网分区(如图);三组水箱中分别放入0、4、8只水虱。10天后对海藻分别称重,发现有水虱的水箱中本地藻的重量增加值小于没有水虱的水箱,而有水虱的水箱中柏桉藻重量增加值大于没有水虱的水箱,同时发现实验装置中的大部分水虱附着在柏桉藻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柏桉藻含有一种引起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若隆头鱼吞食水虱时误吞柏桉藻,会将两者吐出。请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明柏桉藻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柏桉藻含有令动物不适的化学物质,能为水虱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水虱种群扩大;水虱偏好取食本地藻,有助于柏桉藻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柏桉藻能够成功入侵。答案3.为提高粮食产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径。下图是叶肉细胞中部分碳代谢过程的模式图。其中途径Ⅰ和Ⅲ是植物中原有的代谢途径。为了减少叶绿体内碳的丢失,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叶绿体中建立一个新的乙醇酸代谢途径(图中的途径Ⅱ)。将C酶和M酶的编码基因转入作物甲,能够将乙醇酸转换为苹果酸,从而降低乙醇酸在叶绿体基质中的含量,减少其对叶绿体的毒害作用。转基因操作后,途径Ⅲ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由于途径Ⅱ提高了苹果酸的含量,使叶绿体基质内CO2的浓度增加,直接增加了碳(暗)反应的反应(底)物。在图中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人提出“通过敲除T蛋白基因来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设想。你认为该设想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答案一:该设想可行,理由是:叶绿体膜上的载体T仍有可能输出部分乙醇酸,造成叶绿体中碳的丢失。找到并敲除载体T的基因,即可减少这一部分碳的丢失,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答案二:该设想不可行,理由是:敲除T蛋白基因后,若叶绿体产生乙醇酸的速度太快,途径Ⅱ不能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训练1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训练2细胞代谢(二)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训练2细胞代谢(一)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训练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提升练专项1命题热点二社会热点课件.ppt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训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二)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提升练专项3非选择题5大命题点5生物技术与工程课件.ppt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训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含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提升练专项1命题热点一新教材新知识点课件.ppt
- 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专题训练5遗传的分子基础、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