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原卷版).docxVIP

专题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生成一个概述性的摘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刘禹锡,唐代杰出的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了自己长期被贬偏远之地的深深无奈和深深的感慨诗中的第一联描绘了诗人身处巴山楚水凄凉之地的场景,以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第二联则是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诗人回归家乡后的心情第三联则是通过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自然景象的描述,

专题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4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点梳理及通关训练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关心人民疾苦,主张政治革新。与白居易并称“刘

白”。其诗刚健豪宕,雄浑老苍,有“诗豪”之称。散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二、故事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后失败被贬为连州刺史。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此诗答谢白居易。

三、问题归纳

1.首联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境况?

借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表达自己的怀旧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喟。诗中用“巴山楚水”概括诗人被贬谪的地方。“二十三年弃置身”一句,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

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课文主题

本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1.(2023上·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描写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诗中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

(2)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3)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4)表达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

2.(2023上·天津滨海新·九年级校考期中)下面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首回赠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为答谢白居易所赠之诗而作。

B.“凄凉地”“弃置身”表达了诗人被放逐、被“抛弃”的无限酸楚和悲凉。

C.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人世变迁的感慨。

D.全诗虽有积极进取之意,但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也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3.(2024上·辽宁大连·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西塞山①怀古

唐·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④。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⑤,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②下益州:王溶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③千寻铁锁:东吴的亡国之君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④石头:石头城,指南京(金陵)。⑤今逢四海为家日:四海为家指江山一统,但当时割据势力正有抬头趋势。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弃”字表达了诗人因自身被贬多年而产生的积愤之情和辛酸之感,乙诗中“伤”和“依旧”表达了对人事频迁、山川依旧的感慨。

B.甲诗颔联“闻笛赋”“烂柯人”用了典故,让这首诗内蕴丰富;乙诗首联和颔联“怀古”,目的是借古讽今。

C.甲诗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出诗人被贬归来后心平气和、得过且过的人生态度。

D.乙诗中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苍凉意境。

4.(2024上·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下面对着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首诗都提到的“乐天”是指白居易。

B.【乙】诗所描绘的情景可用【甲】诗中的“凄凉”这个词来概括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