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试题(必威体育精装版文档).doc

自杀试题(必威体育精装版文档).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杀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自杀的描述哪条不对()

A.自杀已成为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

B.自杀未遂者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

C.自杀对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影响

D.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E.我国男性自杀死亡率比女性高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自杀是现代社会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并为15~35岁青年人前3位的主要死因。自杀不仅伤害本人,还至少对其有关的6个人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对社区和家庭在心理、社会交往及经济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自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西方国家,男性是自杀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男性和女性自杀死亡之比为3:1,但在亚洲国家性别因素在自杀风险中的作用则不明显,而我国女性自杀死亡率比男性高25%。

[单项选择题]

2、在自杀的社会学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A.自杀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低于婚姻稳定者

C.高社会阶层者的自杀率最低

D.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3:1

E.我国的农村自杀率低于城市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总的来说,自杀率是随年龄而增加的,进入老年后上升更加明显,14岁以下儿童自杀死亡者罕见。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3:1左右,而我国男女两性的自杀率却是1:1.1。独身、离婚、丧偶者中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混乱或冲突性的家庭关系自杀率高,关系和睦、气氛融洽的家庭自杀率低。在已婚者中,无子女者的自杀率高于有子女者。社会各阶层的自杀率两侧高,呈U字形,失业者、无固定职业者、非技术工人及高社会阶层的自杀率较高。

[单项选择题]

3、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优柔寡断,丧失自尊

B.仅少数自杀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

C.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没有攻击性

D.对新环境适应并不困难,但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

E.自杀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自杀未遂者的某些共同心理特征:①认知方式:存在不良认知模式,如非此即彼、以偏概全、易走极端等,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作出客观评价;易从宿命论的角度看待问题,相信问题所带来的痛苦是不能忍受的、无法解决的和不可避免的;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均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自卑或自尊心过强,心存偏见和敌意;缺乏洞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情感: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的情绪特征,他们对这种负性的情绪体验难于接受,缺乏精神支柱。情绪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③意志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不计后果等特点,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回避社交,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适应性差,对新环境适应困难,可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单项选择题]

4、有关自杀者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正确的是()

A.自杀未遂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一羟吲哚乙酸(5一HIAA.升高

B.5-HIAA降低程度与致死性或自杀未遂的严重性呈正相关

C.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敏感,自杀企图越强烈

D.尿中游离可的松升高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比例升高

E.灌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血浆甲状腺素反应敏感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自杀未遂者脑脊液(CSF)中5-HT的代谢产物5-HIAA降低,且下降程度与致死性或自杀未遂的严重性呈正相关;抑郁症患者对芬氟拉明激发的催乳素分泌反应越迟钝,患者的自杀企图越强烈。其他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生物学指标有:尿中游离可的松升高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比例减低;给予地塞米松后血浆可的松分泌不抑制;灌注5-HIAA后出现过度的可的松反应;灌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血浆甲状腺素反应迟钝等

[单项选择题]

5、下列哪项是自杀的素质因素()

A.精神障碍

B.物质滥用

C.负性生活事件

D.家庭危机

E.遗传、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Mann等提出了一个应激--素质自杀行为模型,应激因素包括精神障碍、物质滥用、负性生活事件或家庭危机等,素质涉及遗传、人格特征等。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应激与素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项选择题]

6、一般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自杀高危人群()

A.抑郁症患者

B.智商偏低者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D.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

E.同性恋者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一般认为,自杀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年轻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单身居住,有躯体疾病者,来自社会解组地区者,特殊职业人群(医生、作家、艺术家),破裂家庭子女,儿童在6~14岁之间丧失双亲者,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者,家族自杀史者,未婚或寡居者,居丧者,绝望者,退休人员,不良工作记录,高智商者,支持系统缺乏者,儿童受虐待,同性恋者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张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