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doc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Word资料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最负盛名的一首怀古词,它代表了辛弃疾怀古词的特点。从屈原以来,爱国诗人常常借祖国山河来抒写感时忧国的感情,屈原说:“望南山而流涕兮,淋流尽而叹兮”。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陆游说的则更加明确,“爱国忧君孤臣泪,临水登山皆是心。”辛弃疾同样是借登临怀古,抒发爱国感情,抒发自己的忧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这首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已六十六岁,在任知府。但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以后,从危殆的局势到他个人孤危的处境和郁闷的心情。作者虽已年迈,杀敌复国的雄心壮志仍不减当年。词里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尤其对当时侂胄没有做好准备就轻率北伐十分担心,于是借历史教训提出警告。词中不仅抒情,而且言志,不仅言志,而且直时事,发表政治见解。这样的容和表现手法,在辛词以前是极少见的。京口是古城名,故址在今天省的市。北固亭又名北固楼,在东北的北固山上。作者登上北固亭,想起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件,不禁感慨万端,写下这首词。题为“怀古”,实际是借古喻今,以抒怀抱。上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词的开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仲谋处。”千古江山——指京口这个千古兴盛之地。这三句写三国时期的权。权在建都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意思是:祖国的江山千古不废,可是,曾经在这里据长江之险,抗拒了操数十万大军,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英雄人物仲谋,却早已成为历史,再也找不到了。表面上是追怀历史人物,实际上是暗寓南宋统治集团中连雄据江左的权这样的人物也无处寻觅了。所以下面补充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本指一代繁华生活,这里借指政治军事上的喧赫声。东那个强盛的局面,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接着词中又进一步写了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就是裕,是他的小名。“斜阳”二句,只就眼前具体的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说明裕的时代也在风吹雨打中过去了。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等国,并收复、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旧时堂前宴,飞入寻常百姓家。”那寻常巷陌也是英雄无觅寄奴处了,“人道寄奴曾住”一句带过,语气中仍包括对风流云散的惋惜。这几句意思说:裕也是个英雄人物,在斜阳照射的草树之中,在普普通通的街巷里,人们还能指点出他曾经住过的地。对裕,辛弃疾更为钦佩,在词中有比较具体生动的描绘,他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突出了裕的英雄气概。金戈——指拿着的武器,铁马——指战马,金戈铁马——指驰骋疆场带兵作战。气吞万里——形容气势磅礴,能吞纳万里之广,敌人当然就不在话下了。词人说裕有猛虎般的英雄豪气,是有事实依据的,裕当年北伐,先后灭掉了鲜卑贵族建立的南燕政权和后政权,收复长安、等地,而这些地在辛弃疾南宋时,都是金国的占领区。因此裕当年的战功又使辛弃疾更为向往了。意思是;追想当年,裕率军北伐,马壮兵强,军威赫赫,英勇无敌,所向披靡,真有席卷万里、如猛虎那样的气势呢!辛在词的上片联系京口,歌颂了权和裕。除了表现对人物的倾慕之外,还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借古讽今,指斥屈辱求和的南宋投降集团。权不怕强敌,敢同操较量;裕则进一步渡江收复大江南北,他们不愧为英雄,确实是气吞万里如虎,对照起来南宋统治集团则不敢与金人决一雌雄,他们畏敌如虎,妥协投降苟且偷安,不要说中原故土未能收复,就是半壁河山也朝不保夕。第二层意思,是怀古抒愤,感慨自己空怀收复故土的壮志,而倍受打击压抑,眼看北伐无望,统一大业难以实现,对照起权、裕有所建树,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宏伟业绩确像千古江山那样,永远长存,而自己只有登临感叹而已。那么词人是否因此而颓废消沉呢?没有,他密切的注视时局,希望能有朝一日为国效力。这里虽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怀抱,但那种想要仿效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去干一番伟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已隐然透露于字里行间。下片是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表对时事和重大国策的看法。主要是针对当时侂胄为了一己浮名和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事功,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想贸然兴师北伐的情况而发。词人怀着借古讽今和怀古抒愤去展开描述,先提出了另一个历史人物义隆,他是裕的第三个儿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义隆好大喜功,却平庸无能,轻听大将玄谟

文档评论(0)

134****2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