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天炙疗法即发泡疗法治疗哮喘关节疼痛过敏性鼻炎
天灸疗法是古代冷灸法的一种,属现代的“穴位敷贴”,是应用
中药贴于穴位上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最早见载于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宗懔《荆楚岁月记》。三天伏天天灸是在三伏
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
合的一种疗法。
三伏天,在人体穴位上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
可以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恢复正常。像哮喘、小儿痉挛性支气
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和一些久病阳虚
证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痛等以及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等由
体虚、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一般寒冬季节发作较频繁,症状
明显,这时,常以治标缓解症状为主,不便从本质进行治疗。但到了
夏天,这类疾病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正是根治的好时机。通过一
些特殊的治疗来补益人体元气,增强抗病能力,以预防冬季来临时旧
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
慢支和哮喘均是呼吸道系统疾病,临床上同时患有慢支和哮喘也
不少见。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伴有喘息,每年
发作累计3个月,并持续2年或2年以上者,发病率人群中3~5%。
而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于50岁以下的3~8倍。支气管哮喘,临床上
反复阵发性支气管痉挛而致气急、咳嗽、咯泡沫痰为主要症,发病地
区不同,发病率有异,约为0.3~9.2%。中医认为这与肺、脾、肾三
脏有关。
“肺为贮痰之器”,即是说肺气虚弱,痰贮藏于肺内,咳和喘与
痰停聚于肺有关。“脾为生痰之源”,脾是运化人体水湿,脾气虚弱
即运化失常,水湿停滞于体内而生痰。肾阳虚的人,则水液代谢失常,
留于体内,积聚生痰,痰停留于肺则喘咳。肾气虚则不纳气,即使说,
呼出气多,吸入带有氧气的空气少,就上气不接下气则喘。内脏的虚
弱,功能低下,这是致病的关键内在条件,这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
关。三伏天天灸,是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时机,在背部的五脏六腑俞
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
寒邪,提高脏腑生理和得高抗病能力。
天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外治疗法,它是用对皮肤有刺
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肤充血、发泡,甚至化脓,
有如灸疮。
天灸的分类按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发泡法和间接发泡法。
直接发泡法对皮肤的刺激作用较强,发泡程度较重,间接发泡法次之。
临床多用于治疗哮喘,关节疼痛,过敏性鼻炎等难治疾病。有学者开
展了天灸防治骨质疏松大鼠的实验研究和天灸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取
得了肯定的疗效。
本文还讨论了天灸可能的作用机理,一方面是对穴位皮肤的刺激
作用,另一方面是药物有效成份经皮吸收至体内而发挥药理作用。并
且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天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
治疗方法。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沿用至今。具有适应症广,疗效
快捷,节省药源,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在传统医学日益受到重视的今
天,该疗法理应得到深入研究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灸疗法的源流
天灸,又称发泡疗法,它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
或患部,使局部皮肤充血、发泡,甚至化脓,有如灸疮。(晋朝葛洪
《肘后备急方》载有“治疔、痈、肿毒,以斑蝥一枚,无足、翅,捻
破,复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之封上,俟发赤起即揭去。”)唐代孙
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治瘰疬未溃者,宜天灸,以毛茛鲜者捣泥,
缚疬,帛束之。俟发泡弃之。”率先提出“天灸”一词。《针灸资生
经》第三中云:“用旱莲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间使
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谓之天灸,尚能愈
疟。”《本草纲目》卷十七毛茛条中也记载:“山人截疟,采叶贴寸
口,一夜作泡如火*,故呼之为天灸,自灸。”古人认为该方法对皮
肤的刺激要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灸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针
灸资生经》曰:“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泡疮),其病
不愈。”《小品方》也说:“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
也。”故现代把天灸定义为:“本法又称自灸,因其敷贴药物后,发
泡如灸疮而得名。”(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天灸的分
类按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发泡法和间接发泡法。直接发泡法是
将药物直接贴敷于人体敏感的穴位或患部皮肤上,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较强,发泡程度较重。间接发泡法又称隔物发泡法。施灸时先用古铜
钱(带孔的)、带空洞的胶布或消毒纱布安置于患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