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三年高考地理(江苏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聚落
一.选择题(共8小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14~16题。
1.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Ⅰ B.Ⅱ C.Ⅲ D.Ⅳ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A.集聚扩大 B.原地保护 C.均衡布局 D.分散迁移
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如图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据此回答1~3题。
4.许多居民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这样建造主要是为了()
A.防御海浪,便于出行 B.扩展用地,抵御强风
C.稳固地基,承受积雪 D.减少潮湿,保暖防寒
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如图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36~38小题。
5.岛上搭建了许多木架,其主要功能是()
A.风干海鱼 B.晾晒衣物 C.堆放薪柴 D.圈养牲畜
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如图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题。
6.该岛最能吸引世界游客的景观是()
A.林海 B.冰川 C.雪原 D.极光
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14~16题。
7.该村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恢复村寨传统特色的最大挑战是()
A.街巷景观还原 B.传统住宅修缮
C.精神家园重塑 D.基础设施完善
8.早期风雨桥成为村寨重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原因是()
A.日常使用频率高 B.远离村民的住宅
C.便于接待外村人 D.建筑成本比较低
二.解答题(共1小题)
9.(2023?江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萨索斯岛历史悠久,早期居民多从事农矿业;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居民逐渐移居新镇,形成古镇—新镇的“双子镇”模式。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新镇多为现代建筑。
材料二图1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图”,图2为“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图”。
(1)简述萨索斯岛古镇和新镇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评价“双子镇”模式对萨索斯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之聚落(江苏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14~16题。
1.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
【分析】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
【解答】解:据图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方向为从生态功能区向经济功能区迁移,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敏感区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要将生态功能区的聚落迁移到经济功能区,B正确。
增强功能区竞争力应该采取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交通网等措施,单纯的聚落迁移无法增强功能区竞争力,A错误。
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移到经济功能区是所有人群的迁移,促进劳动力就业说法有些片面,C错误。
评价城镇化水平的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模式1图无法判断城镇化水平的变化,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模式Ⅰ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要求学生有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地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A.Ⅰ B.Ⅱ C.Ⅲ D.Ⅳ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城市空间分布与发展.doc
- 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大气运动与洋流.doc
- 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貌与内外力作用.doc
- 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质作用.doc
- 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工业.doc
- 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农业.doc
- 三年高考地理(浙江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人口.doc
- 三年高考地理(天津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貌与内外力作用.doc
- 三年高考地理(天津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球的历史.doc
- 三年高考地理(天津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地球与土壤.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