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26份)-粤教版11.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26份)-粤教版11.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登临词二首

对应学生用书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

庆历二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神宗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列宁曾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列宁全集》第十卷第一五二页)。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王安石的诗歌,以罢相(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

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有《王临川集》。

陈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学者称之为龙川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宋光宗绍熙四年()考取进士第一名,授签书建康府(今南京)判官,未赴任就去世了。他平生极力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作品里处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意气凌厉,感情激越,锋芒逼人。他的词与辛弃疾同调,其气概之豪迈,甚至比辛更高一筹,但文采略逊于辛,是辛派词人中重要的一员。有《龙川词》。

《桂枝香》这首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以后,被罢相作江宁知府时。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使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因此,当他登上金陵高处,面对江山胜迹,不禁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念奴娇·登多景楼》宋孝宗淳熙十五年(),陈亮为驳斥投降派所谓“江南不易保”的谬论,亲自到镇江、建康等地观察地形。他根据实际调查所得的结论,向孝宗皇帝上书,提出了一系列经营南方、进取中原、统一国土的具体建议,这首《念奴娇·登多景楼》,实际上就是他这一系列政治主张的形象化。

登临词

登临,即登山临水、游览山水之意。登临词即登临怀古词,怀古不是目的,旨在讽今。多借登临所见之景引发联想,抒发情怀。通过古人兴衰之事,告诫当时执政者应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登临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一脉相承,它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中,与时代变迁密切联系,充满了对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忧患和关注,与“诗言志”传统一致。登临之主题贯穿了整个宋词,其艺术风格和内涵的变化,是和宋词的雅化过程与儒学的复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两宋时期,登临词呈现以下特点:

.北宋时期,登临主体是一群文人雅士,登临性质属于旅游,主要书写游赏娱乐之情,体现的是“乐感”意识。

.宋室南渡至南宋中后期,登临主体是一群忧国志士,登临性质属于壮游,主要书写慷慨激越的复国之志,体现的是“忧患”意识。

.宋末元初,登临主体是一群遗民隐士,登临性质可称之为神游,主要书写黍离之悲,体现的是“悲感”意识。两宋时期登临词的历时嬗变,展现出两宋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人士子的心路历程,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对应学生用书

.澄江(é).如簇(ù).去棹(à)

.斜矗(ù).鹭起(ù).漫嗟(ē)

.浑认作(ú).英雄涕(ì).腥膻(ā)

.天气初肃肃:肃杀,萧索

.千里澄江似练江:长江练:白色的绸带子

.翠峰如簇簇:箭头,此处形容山的峭拔

.酒旗斜矗酒旗:酒楼上悬挂的布招帘

矗:直立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商女:歌女犹:依然,还

.危楼还望还:通“环”

.也学英雄涕涕:流泪

.凭却长江管不到凭:依靠

.势成宁问强对势:形势

强对:强大的对手,即强敌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温馨提示:,不要把“练”写为“炼”,不要把“洛”写为“络”,不要把“膻”写为“膳”等。))

对应学生用书

一、阅读《桂枝香》一词,思考并回答问题。

[赏形象]

.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登高远眺所见到的怎样的景象?

提示:晚秋萧索的景象。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还有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是一幅秀丽的山河图。

[析技巧]

.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提示:①借景抒情。诗人描绘了一幅故国深秋暮色图,澄江、翠峰、征帆、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美景如画。②临江览胜,凭高吊古,感叹美景依旧,六朝却皆以荒乐而相继亡覆。其间说到了悲恨荣辱,空遗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凝碧,触目惊心而已。

[悟情感]

文档评论(0)

186****03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