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统计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抽样调查;随机数的产生;研究内容;
描述统计——研究如何对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
用表和图表示,计算特征量(如平均值)等,所论不超出已有数据。
推断统计(统计推断)——据数据所提供信息对数据所来自的总体(母体)的性质作推断,推断会有错误、误差,用概率论的术语和方法来描述和论证。误差的产生源于数据有误差。怎样尽可能减少推断的错误和误差,是统计推断的中心问题。;目的
描述数据特征
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内容
确定要研究的数量特征
设计统计指标(说明这些数量特征的)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计算并显示指标数据;描述统计的主要方法;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内容:;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第二节教育统计学的初步概念;;(一)?随机变量;;4、随机变量的分类:;4、随机变量的分类:;4、随机变量的分类:;(二)总体、样本和个体;(三)次数、频率和概率;(四)误差;(五)????????统计量与参数;(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思考与练习题;6、下述一些数据,哪些是测量数据?哪些是计数数据?其数值意味什么?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级变量,比率变量;第二讲描述统计;第一节统计表与统计图;编制统计表的要求;简单表;复合表;4、频数分布表;编制次数分布表的步骤;;5.累积频数分布表及累积百分比分布表;表一三(2)班30名学生语文、数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
(三科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表二:三(2)班30名学生语文成绩频数分布表;;利用计算机制表
常用的计算机软件:Excel,SPSS制表
用Excel软件制表;二、统计图;(二)统计图的结构与制图要点;(三)统计图的种类;;第一节统计表与统计图;;圆形图(饼图);;4.线条图
;6.累积频数图
图2.52004年中考化学抽样得分情况累积频数图;7、面积图;;表二:三(2)班30名学生语文成绩频数分布表;;;第二节教育统计的特征量;一、集中量;;一、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1)未分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原始数据);;表一三(2)班30名学生语文、数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
(三科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2)数据分组后计算平均数的方法(频数分布表);表二:三(2)班30名学生语文成绩频数分布表;(3)平均数的特点;(4)平均数的意义与应用;缺点:
①???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②??若出现模糊不清数据时,无法计算平均数。
此外,必要注意,凡不同质的数据不能计算平均数。
;2、加权平均数;(2)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例2:某校初一共有3个班,某次语文测验中,一班50人均分为68,二班45人均分为75,三班40人均分为80,问全校初一语文的平均成绩?
;二、中位数;(一)未分组数据求中数的方法;〔例1〕有下列9个数,依大小排列为4、7、8、9、10、11、12、13、14(N=9)
(N+1)/2=5,序列第五的数据是10,则该组数据的中数是10。
;;.(二)次数分布表求中数的方法(了解);
求中数的公式如下:;表二:三(2)班30名学生语文成绩频数分布表;中数的意义与应用;三、众数的概念与求法;(一)直接观察求众数
只凭观察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
5、8、9、8、4、3、8、1、8、4
;(二)用公式法求众数;2、金氏插补法(了解)
式中Lb为含众数这一区间的精确下限;
fa不高于众数所在组一个组距那一分组区间的次数;
fb不低于众数所在组一个组距那一分组区间的次数;
I为组距
若fa=fb,则Mo不次数最多那一区间的组中值。
这个公式适合次数分布比较偏斜的情况,当然,比较接近正态分布的出适用。;众数的意义与应用;平均数、中数、众数之间的关系;思考与练习题
1、应用算术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要注意什么问题?
2、对于下列数据,使用何种集中量数表示集中趋势其代表性更好?并计算它们的值。
(1)4566729
(2)345575
(3)2356789;3、求下列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中数和众数;4、求下列四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第二节教育统计的特征量;(一)全距(R);(三)方差与标准差;1、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问题1:
某班甲乙两组在一次测验中的成绩分别为65,68,71,72,74(均分为70分)和30,50,86,90,94(均分为70分)。如何评价两组的学习情况?;又如:某某研究者对实验班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而对照班仍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期末进行统一测试,两班学生的成绩如下,试比较两种授课方式产生的效果有何不同?;总平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