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简短精选三篇.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隆平的故事简短精选三篇

第一篇:袁隆平的故事简短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他就是袁隆平。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在农校教书的18年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亲自下地研究水稻,像一个普通农民一样躬耕于田间。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饿遍野,惨不忍睹。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他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

在长期的研究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养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相,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凭着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六七月份的天气,赤日炎炎。袁隆平每天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放大镜,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地仔细观察和寻找理想中的苗株。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使他患上了肠胃病,但他从未放弃。正是凭着这种不怕艰辛,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在勘察了14多万株的稻穗后,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了令世界震惊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随后,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1974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2号”杂交水稻试验成功,亩产达到了628公斤,与常规稻亩产150公斤相比,简直是奇迹!

1976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用勤劳和勇敢揭开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种、推广的序幕。随后的30多年间,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他创造的杂交水稻神话一个接一个。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誉纷纷而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科技奖、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共和国勋章”……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的农业科学家变成了一个身价千亿的世界名人。

令人感动的是这位八旬老人虽然已经获得了那么高的荣誉,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但是始终如一地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地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这一辈子,就做好了一件事,培育优良的杂交稻,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第二篇:袁隆平的故事简短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却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外界对袁隆平爷爷最动人的一句评价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粒种子是怎么找到的,14天,14万株水稻,他左手持放大镜,右手拿镊子,弯腰弓步,在湘西稻田一株一株地找,终于找到了一棵雄性不育株水稻。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爷爷发现一株稻株结出了230多粒稻子,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的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在袁隆平爷爷的努力坚持下,他带领科研团队不断研发,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水稻亩产从700公斤突破到1200公斤,袁隆平爷爷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这样的辉煌成就真是令我佩服。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们可以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想他的这个梦,已经快要实现了。回忆曾经缺粮的苦,他一字一句严肃地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一个国家的拯救者吗?

袁隆平爷爷的另一个梦想:是让全天下都能吃饱饭。他在湖南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来自80多个发展中国家14000多个学生跟他学习最先进的育苗技术,亲切地喊他“爸爸”。是的,他不愧被称为世界人民的“爸爸”。袁隆平爷爷做了很多不可能的事——他去长不出庄稼的马达加斯加开荒,去仙人掌都种不出的迪拜种水稻,不仅是我,许多的外国专家也由衷地佩服他。

袁隆平爷爷的事迹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他造福世界的技术,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没有一项不令我佩服,而最让我钦佩的,却是他那专注、坚持、毕生逐梦的信念。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巨星会陨落,光芒永不灭!袁隆平爷爷一定变成了天上的恒星,正含情脉脉地凝望着大地的五谷丰登吧。记得您曾说:人生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我想对您——我最最崇敬

文档评论(0)

bozaihua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