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 文言文简答题(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ptx

第05讲 文言文简答题(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ptx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5讲文言文简答题;;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3、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察点: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

对文章行文脉络的清晰梳理;

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

对文章事理情景的关系分析;

对艺术手法关键词句的分析理解。;考情分析;(3)从全文内容出发,在具体语境中明辨材料从全文内容出发,抓住有标志性的句子,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再把所选语料放回原文中,看看其前后联系,对语料的细节问题进行再确认。特别是对于有关人物的语言,更应如此。

(4)摘取文中句子,翻译归纳概括作答明确题干要求,根据题干找到文中的相关句子,然后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归纳作答。;网络构建;客观选择题(3道,共计9分)

主观简答题(2道,共计8分);考点解读;

考点一梳理概括类;文言文简答题命题角度有哪些?有何备考策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一、梳理概括类

此类考题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重构文本的新义,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包括如下几种设题方式:;(一)概括人物事迹和性格品质

题目主要围绕传主的人生经历和成就,要求概括其业绩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特点等。题目主要考查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与理解,能否准确捕捉人物在文中的核心表现;二是词语积累与表达,能否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使用题干要求的“恰当的熟语或成语”进行表述。;例(1)(2020年江苏卷)《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第8题:

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例(2)(2019年江苏卷)《临川汤先生传》第8题:

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

例(3)(2016年北京卷)《管子·轻重》第13题:

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

②管子

③衡山之君;备考指导:

1.注意传主的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传主是军事将领,应根据其个性化的军旅事迹,分析其作为一个军事将领的品质;

如传主是政府官员,则应从其政绩和人品方面进行概括。;2.了解通常情况下古代人物的品质追求,如求学成才、求财治家、求吏治民,求智研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多了解古代士大夫的功名心、利禄心,以及雅致意趣等。

3.筛选原文信息并加以整合。在文中筛选信息时,有效信息可能分散在文本各处,就需要把符合要求的信息筛选出来,再按照轻重、缓急、主次等方面进行分类整合。同时,也要善于把无关的信息剥离出来,摘取有用信息进行整合。;(二)提炼事物或事件的特点性质

命题者有时为考查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某一方面内容的能力,往往会设置有关某一方面特点的考题。这一类题的特点是答案散落在文中,没有明显的标志,且缺乏一定的思考分析角度。;例(4)(2016年江苏卷)第9题:

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例(5)(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第14题:

颜真卿是如何处理李橙等人的首级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回答。;备考指导:

1.仔细阅读,准确筛选,做好勾画

标记,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对照甄别,保留核心信息。

2.精准审题,判断角度,明确答题

方向。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书写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如概括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其可能的答题角度有考试内容、举办时间和录取标准等。;(三)概括情节和结构思路

情节是作品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试题要求厘清结构,是要对文言文的某一段落或全篇层次进行梳理,多见于一些议论性文言文,或传记中的议论性语句,这类题型在上海卷和北京卷中占比较大。

;例(6)(2020年上海卷)《宋若水传》第20题:

第④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例(7)(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吕氏春秋》)第10题:

在首段提出“不旷人事”的观点之后,文章是如何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备考指导:

1.标注文本中表明时间、地点的标志性词语,明确传主所做的事情。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厘清相关人物在不同时段(或任职的不同时期)依次做了哪些事情,按照题干的指向概括情节。

2.明确人物关系,梳理全文行文脉络。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并标注不同人物姓名与官职变动的词语,明确人物之间是上下级、同事还是亲属关系,便于厘清全文脉络。;备考指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