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助贷业务发展研究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互联网助贷业务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2023年6月

课题组织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参与机构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奇步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执笔人

杨彬陈勇阳硕徐庆宏朱白帆

闫楠张亦辰刘元兴高天熬权陆达飞

程娟娟顼伟华张海荣吴同亮尹晓林

熊伊婧唐杰苏莉郭笑雨崔新

目录

一、互联网助贷有关概念1

(一)内涵与外延1

(二)关联概念2

(三)本报告的界定3

二、我国互联网助贷主要发展历程4

(一)兴起和快速发展阶段4

(二)规范发展阶段6

(三)未来展望11

三、互联网助贷价值分析14

(一)提高金融服务触达能力14

(二)提高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风控水平16

(三)帮助放贷机构降本增效17

(四)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积极作用18

四、互联网助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9

(一)过度借贷问题较为突出19

(二)网络营销宣传不规范21

(三)个人信息保护需进一步强化21

(四)支付和增信等环节政策要求须强化落实21

(五)贷后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22

(六)业务标准规则有待明确23

(七)涉及面广而需要监管协调23

五、促进互联网助贷规范健康发展的建议23

(一)倡导负责任金融的理念24

(二)建立健全有关治理机制25

(三)指导和督促各参与主体合规发展27

(四)严厉打击非法行为29

专题境外互联网助贷有关情况30

(一)美国30

(二)英国32

(三)韩国36

(四)印度37

(五)印度尼西亚40

参考文献42

摘要

互联网助贷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服务分工精细化的

产物,其本质是信贷业务各参与方的优势互补与资源效益最

大化,能够扩大客群范围、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增强用户体验,更好地满足广大长尾客群普惠金融需求。

本报告通过梳理互联网助贷的有关概念,结合国内互联

网助贷的发展过程及各个阶段的主要业务模式,进而展现互

联网助贷的业务特点和核心价值。

本报告对目前互联网助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

析,简要介绍了境外互联网助贷有关情况,对促进互联网助

贷规范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互联网助贷有关概念

(一)内涵与外延

关于互联网助贷的概念,监管部门、市场与学术界尚未

完全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互联网助贷”现已成为一种特

定业务模式的代称,一般是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

平台)作为渠道入口,在营销获客、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1

贷后管理等方面与各类具有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

放贷机构)合作的业务模式。其本质特征是放贷机构、平台

等助贷业务各参与方进行合作,以利用各方的比较优势和资

源禀赋,从而扩大客群范围、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增强用户体验。

关于平台在互联网助贷业务中的核心作用,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平台作为放贷机构的合作方,为放贷机构发放、

管理贷款提供支持,其角色类似于放贷机构的“代理人”;

第二种认为平台帮助借款人获得贷款,其角色类似于借款人

的“经纪人”,主要以借款需求为导向;

文档评论(0)

汀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机械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持证人

声明:本账号发布文档部分原创,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收集,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知识版权,请提出指正,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留言回复如不及时,请加186519619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20日上传了机械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