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静电消除器.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可修编.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技术资料

XX东强防静电技术XX二00八年十一月

目 录

一、概述 1

二、人体静电 2

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 2

2、人体静电参数 3

3、人体放电的危害和管理指标 3

4、典型气体引燃能量 3

5、人体静电的标准规定 4

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4

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5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X》 5

静电安全指南(日本)1988 5

英国BS5958 第2部分 1991 《防静电技术规X》 9

《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管理暂行规定》 10

三、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10

1、试验对比 10

2、产品应用情况 14

3、产品规格与安装位置 14

产品设计依据 17

人体静电消除器产品推荐建议 18

1

附件 19

、 D Q J - 5 - Ⅰ 本 安 型 人 体 静 电 消 除 器 使 用 说 明

································· 20

2

、 D Q J - 5 - Ⅱ 本 安 型 人 体 静 电 消 除 器 使 用 说 明

································· 22

3

、 D Q J - 5 - Ⅲ 本 安 型 人 体 静 电 消 除 器 使 用 说 明

-.

-

.

书································· 24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一、研发背景与必要性

表1 十个炼厂现场采样漏洞统计操作现象上罐采样不穿防静电服采样绳不合格采样绳不做接地提拉速度超标采完样后不泄放静电就盖采样口所占比例(%)40409040100-可修编.石油化工介质处理现场,多数处于可燃气暴露或存在气体泄露的高危场所,如装车、装船操作,油罐采样、测温、检尺操作,装置区采样操作,容器气体置换或吹扫清洗操作等等。在这些作业中,人体活动静电是现场作业不可避免的隐患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石化企业人体静电事故的高峰期。如某炼厂1971年“5.3”航煤槽车采样爆炸,北方某加油站1976年3月、5月和1977年4月测温爆炸,上炼1981年“5.28”甲苯罐测温爆炸,抚油二厂1985“10.15” 航煤罐采样爆炸等。这期间国外同类事故报道亦较多,如日本1961年4月二甲苯采样爆炸,1972年“1.8”苯罐采样爆炸,1976年1月苯罐采样爆炸等。针对人体静电事故频发现象,各国都制定或修改了原静电管理规定,并开发了导静电绳、防静电工作服等相应产品,与人体作业相关的静电事故明显减少。但最近一个时期国内类似事故又有所增加,如2000“12.12”、2002年“2.2”XX永坪炼厂汽油罐采样着火事故,2002年“3.19”XX

表1 十个炼厂现场采样漏洞统计

操作现象

上罐采样不穿防静电服采样绳不合格

采样绳不做接地提拉速度超标

采完样后不泄放静电就

盖采样口

所占比例(%)

40

40

90

40

100

-可修编.

国石油设备协会(HPE)披露,1992

~2005年曾发生162起汽车加油事故,其中85%的事故与人体静电或设备接地不良有关。

中石化安监局2002年通过中石

-

-.

-

.

--

-

-可修编.

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做了10个炼厂静电隐患调查,表1是上罐采样调研

数据,这个统计从管理侧面上暴露了当前事故现象的背景:

1、随着作业频率的增加,人们对以往事故教训和管理规定有些淡忘。如10个企业在现场作业演示中,采样绳不做接地的占90%,作业后没释放静电就盖采样口的占100%。

表2 采样绳电阻值测量数据阻值(Ω)

表2 采样绳电阻值测量数据

阻值(Ω)

106~107

108~109

1010~1011

≥1012

数量(根)

15

39

18

17

其中严重不合格的约有39%(见表2)。3、现有规X或规定有漏洞,且

以限制操作为主,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较差。例如(GB/T4756-1998)手动采样要求作业后在采样口上风方向1m

外摸一下金属物后再盖采样口盖,其漏洞有三:①按规定,采样口1.8m半径内均属防爆场所;②罐上所有金属物均涂复油漆,不能有效泄放人体静电;③当导静电绳失效或没有良好接地时,人体作业很容易积聚静电,作业中一旦触摸周围金属物,容易产生引燃性的火花放电。以上是目前事故增加的主要漏洞,在设备操作和管理上的其它漏洞有时也会恶化人体静电的危险。这些漏洞为:①没有穿戴合格的防静电鞋和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