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漏肩风(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入院标准:
1.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2.疼痛及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并影响日常生活,门诊治疗效果欠佳。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住院患者。
一、漏肩风(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漏肩风/肩周炎(TCD2019版:A03.06.04.03)。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ICD-10编码:M75.0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
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①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
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②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
功能障碍。
③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
现象。
④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中国疼痛病诊疗规范》“肩关节周围炎”诊断标准,一般根据典型症状诊断,主要包括:起病
及进展缓慢,肩部疼痛,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有明确的压痛点。
2.疾病分期:
参照《实用骨科学》“冻结肩”分期(田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年)。
(1)凝结期(早期):病变主要位于肩关节囊。肩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紧缩,关节囊下皱褶互相粘连而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腱与与腱鞘间
有薄的粘连。
(2)冻结期:凝结期以后随着病变程度加剧,进入冻结期。此期,除关节囊严重挛缩外,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累,退行性变加剧,滑膜充血、组织缺乏弹性。喙肱韧带挛缩限制了肱骨头外旋,冈上肌、冈下肌、
肩胛下肌挛缩,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使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3)解冻期:冻结期经7-12个月后炎症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肩
关节活动功能逐渐恢复,称解冻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肩
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1)风寒湿痹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
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血瘀气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暗或有瘀
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3)气虚血瘀型:肩部酸痛、刺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
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暗,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
(三)严重程度评估
入院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应根据症状、功能评分、年龄、基础
病等进行严重程度评估,根据中医辨证严重程度选择治疗。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漏肩风/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漏肩风/肩周炎(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检查项目
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OB。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3)心肌酶谱、出凝血筛查。
(4)胸部正侧位片或CT、心电图、肩关节拍片或肩关节彩超、肩关
节MRI。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
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免疫球蛋白E、体液免疫、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等)、全腹彩超。
3.合并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检查:动态血压
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糖化血红蛋白、C
肽测定、B型钠尿肽、肌钙蛋白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中医非药物治疗
(1)烫熨治疗
(2)普通针刺(微针针刺)
(3)腕踝针
(4)圆利针
(5)电针
(6)密集型银质针
(7)穴位贴敷
(8)中药热奄包
(9)穴位注射
(10)穴位埋线
(11)小针刀治疗
(12)放散式冲击波治疗
(13)干扰电治疗
2.中药汤剂
(1)风寒湿痹证: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主,可选葛根桂枝汤合
蠲痹汤加减。
(2)血瘀气滞证:以理其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可选活络效灵丹与
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3)气虚血瘀: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可选秦桂四物汤加减。
3.西医疗法
(1)非甾体类抗炎药:根据病情服用,可酌情配合口服胃黏膜保护
药物。
(2)外用药:高乌甲素贴片、氟吡洛芬巴布膏、扶他林乳胶剂。
(3)抑酸护胃药:雷贝拉唑、奥美拉唑、铝碳酸镁。
(4)神经阻滞药:倍他米松、利多卡因。
(5)超声引导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松解术、关节穿刺术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