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同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
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史书叙事有久远的传统,在叙述之范围、对象之抉择以及确保所叙之事的真实性品格等方面,都有丰
富的经验积累和理性认识,形成了史学特有的面貌。
从整体面貌来看,中国古代史学记事的范围广泛,从天象运动到人事变迁,从学术流变到典章经制,从一
国盛衰到社会百态,都是史书叙述的对象。《汉书》作者称司马迁“驰骋古今,博极群书”,《后汉书》作者又
称《汉书》“文赡而事详”。《隋书•经籍志》作者对史官提出博闻强识、疏通知远的要求,都说明了中国史书
叙事范围之宽广、内容之丰富。
当具体到某一部历史著作时,叙事范围往往受到史家见识、旨趣的牵引,所叙之“事”有大小、轻重之分。
《左传》记事,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其要旨。司马迁概括《史记》的撰述范围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即通过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网络历史变迁,在整体史的背景下揭示出人事在历史进程
中的作用。班固《汉书》意在包举一代史事,故其所叙之“事”皆围绕皇朝统治的方方面面展开。杜佑在《通
典•自序》中申言“所撰《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凡此,皆表明史家主体思想倾向直接影
响到史书叙事的范围。
古代史家对于史书所当书者又有理论性的探讨。荀悦写《汉纪》,于卷首明确提出“立典有五志”论,意
在通过达道义、彰法式、道古今、著功勋、表贤能五个方面,写出“天人之际”和“事物之宜”。东晋史家常
璩、干宝两人深受荀悦影响,前者提出“书契有五善”并撰成《华阳国志》,后者提出“五志”并撰成《晋纪》。
刘知几撰《史通•书事》篇,从荀悦和干宝关于“立典有五志”的论述展开,进一步讨论了史学家应如何确立
史书内容的问题。刘氏认为,荀、干二人所论“盖记言之所网络,书事之所总括”,但难免有所未尽。于是,
他尝试在荀、干之论的基础上,“广以三科,用增前目”,这三科分别是:叙沿革、明罪恶、旌怪异。这些观
点,无疑把前人关于“书事之体”的讨论扩充、深化了。如果说《史通•叙事》篇着重从什么层面探讨“怎么
1
叙”的问题,那么,《史通•书事》篇就是从事实层面探讨了史书应该“叙什么”的问题。
总之,古代史家对于史书叙事之“事”的范围所进行的探索,使中国古代史书叙事于史学宏大气象之中呈
现百花齐放的姿态。
(摘编自朱露川《史书叙事之“事”的品格》)
材料二:
中国史学有求真精神和信史原则,这就要求史书叙事越是具体化,越应紧握事实。《史记•刺客列传》重信
立义,笔端激烈,使人“浅读之而须目四照,深读之则刻骨十分”。由于该篇所叙曹沫、豫让、荆轲等五刺客
事迹跌宕起伏,世多传闻,于是太史公根据公孙季功、董生、夏无且的说法,判定荆轲刺秦故事中的是与非,
在叙述荆轲刺秦一事时未取传言中类似“天雨粟,马生角”“荆轲伤秦王”等不可信的情节。南北朝时期,各
政权于战事往往“夸胜讳败,国史固各记其所记”,在这种情况下,事件原貌难寻,若史家照本详叙,则易致
抵牾,失于事实,固李延寿合南北史事于一书,便不详书南北交涉处,宁肯略去一些细节,也不愿与事实有违。
可见,史书叙事越到细节处,越须谨慎,撰史者当反复思忖、多方考订方可下笔。
对于史书叙事来说,选择哪些历史事实进行叙述,是一个思考全局的过程。这要求史学家综合运用多种体
裁并对每一种体裁所叙之事做出规划,使彼此间相互配合、条理分明。唐人刘知几称“《史记》者,纪以包举
大端,传以委屈细事”,在皇朝史中,国之大事是本纪的重点,人物功过则是列传的焦点,如此方可显隐有道,
洪纤靡失。
诸体纪事有详略之分,具体到为哪些历史人物立传时,孰轻孰重,也需要一番综合考量。唐顺宗永贞元年
九月初五日,河阳三城节度使元韶离世,按报送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年国考行测(B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pdf
-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解 .pdf
- 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pdf
-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及答案 .pdf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动物常见病防治》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 山东省济宁市田家炳中学2024届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pdf
-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pdf
-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财务会计类题库及.pdf
- 2023-2024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真题讲练 专题四(人教版原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