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
目录置管前准备置管过程操作规范置管后日常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拔管时机与操作规范总结与展望
01置管前准备
评估患者病情、年龄、血管条件、合作程度及心理状况。向患者解释PICC置管的目的、方法、优点、操作过程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了解患者有无静脉穿刺史、静脉炎史及过敏史等。患者评估与沟通
检查物品是否齐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将所需物品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准备PICC穿刺包、导管、接头、肝素帽、生理盐水、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消毒剂等。物品准备与检查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肘部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评估穿刺部位皮肤状况,有无破损、炎症或瘢痕等。用记号笔在穿刺部位做好标记,便于穿刺时定位。穿刺部位选择与标记
02置管过程操作规范
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20cm以上,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进行消毒,注意消毒彻底,不留死角。消毒范围采用无菌技术,将治疗巾折叠成四层,铺于穿刺点下方,上缘距穿刺点10cm左右,两侧下垂遮盖穿刺部位。铺巾方法消毒与铺巾
一般选择肘窝下两横指处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度角进针。穿刺角度当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降低角度,继续推进导管,送管至预定长度。送管方法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导管和穿刺部位;送管时要缓慢、匀速,如遇阻力不可强行送管。注意事项穿刺技巧与注意事项
采用无菌透明敷料进行固定,将导管呈“S”型弯曲固定于皮肤上,以减少导管张力,防止导管脱出。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每周更换1-2次,如敷料潮湿、污染或松动时应及时更换;更换敷料时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导管固定与敷料更换敷料更换导管固定
03置管后日常护理
每日检查置管部位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并记录。观察置管部位情况监测导管通畅度评估患者症状定期通过回抽血液或注入生理盐水等方式,确保导管通畅无阻。关注患者主诉,如疼痛、不适等,及时采取措施缓解。030201定期观察与记录
防止感染措施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置管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与导管相关的护理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感染风险。监测感染迹象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置管部位及周围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提供心理支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关心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置管的必要性、日常维护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参与护理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置管后的日常护理,增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由于置管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置管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与导管材质、置管位置及药物刺激有关,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与血液粘稠度、药物沉淀及导管维护不当有关,影响治疗效果。多由于患者活动过度或固定不牢导致,需要重新置管。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落或移位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导管定期维护导管加强患者教育预防措施与建置管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降低感染风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材质和型号,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定期冲洗导管、更换敷料等,保持导管通畅,预防堵塞。指导患者正确活动、避免过度运动,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
局部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全身感染需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并拔除导管。处理后需密切观察感染控制情况。感染处理轻度静脉炎可采用热敷、局部用药等方法缓解,重度静脉炎需拔除导管并使用抗炎药物治疗。处理后需评估炎症消退情况。静脉炎处理可采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若无效则需拔除导管。处理后需评估导管通畅情况。导管堵塞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并拔除导管,重新选择合适位置进行置管。处理后需观察新置管位置是否合适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导管脱落或移位处理处理方法及效果评估
05拔管时机与操作规范
当导管出现堵塞、渗漏、断裂或无法正常使用时,需要及时拔管。导管功能失效当患者出现与导管相关的感染症状,如发热、红肿、疼痛等,应立即拔管。感染风险当治疗周期结束或患者不再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时,可遵医嘱拔管。疗程结束拔管指征判断
准备好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消毒液、棉签、胶布等所需物品。物品准备向患者解释拔管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患者准备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确认导管长度及外露部分,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导管评估拔管前准备工作
观察穿刺点情况记录拔管信息健康教育异常情况处理拔管后观察与记录检查穿刺点有无出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注意穿刺点保护、避免剧烈运动等。详细记录拔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患者反应等信息。若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如疼痛、出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关联研究.pptx
- 神经外科手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进展1.pptx
- 业务学习脑脊液耳漏的护理.pptx
- 放射科在核医学显像中的应用.pptx
- 打造高效护理团队.pptx
- picco的监测与护理.pptx
- 神经外科手术与患者康复的关联性.pptx
- 放射科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pptx
- 放射科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pptx
- 一例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查房精.pptx
-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2151.38-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38 部分:水泥制品生产企业.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069-2024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机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064.1-202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碳酸锂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pdf
-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148-2024内燃机 铝活塞.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