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汇报人:XX2024-02-04

目录新生儿窒息概述抢救流程与操作规范护理原则与技巧分享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案康复期管理与教育指导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新生儿窒息概述

定义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原因导致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发病原因新生儿窒息的发病原因包括母体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等)、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胎儿因素(如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畸形等)以及脐带因素(如脐带绕颈、打结等)。定义与发病原因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包括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规则,心率80 ̄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喉反射存在或消失。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或致残的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如低血糖、低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危害临床表现及危害

诊断标准与分类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包括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窒息的最简便快捷的方法,内容包括皮肤颜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呼吸五项指标,每项0-2分,总共1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脐动脉血气分析是判定窒息和酸碱失衡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可分为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轻度窒息表现为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呼吸表浅或不规律,心跳规则但较弱,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肌肉张力较低;重度窒息则表现为新生儿皮肤苍白或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微弱喘息,心跳不规则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且肌肉张力松弛。分类

02抢救流程与操作规范

对新生儿进行快速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呼吸、心率、肤色等。快速评估准备工作团队协作确保抢救环境安全、温暖、无干扰,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药品。建立高效的抢救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抢救过程有序进行。030201初步评估与准备工作

迅速清除新生儿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清理根据新生儿情况给予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等通气支持措施,维持有效呼吸。通气支持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及时调整通气参数。监测呼吸呼吸道清理与通气支持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持续监测心肺复苏术实施步照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胸外按压,确保按压部位、深度和频率准确。在每次按压后开放气道,确保通气顺畅。根据新生儿情况给予人工呼吸,维持有效通气和氧合。密切监测新生儿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抢救措施。

药物治疗及监护措施根据新生儿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扩容剂等。对新生儿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中,避免低体温对抢救效果的影响。详细记录抢救过程、用药情况和新生儿反应等信息,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药物治疗监护措施保暖措施记录与报告

03护理原则与技巧分享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论述清理呼吸道迅速清除新生儿口鼻腔的粘液和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呼吸对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的新生儿,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等。体位引流将新生儿置于头低脚高位,利用重力作用使喉部及气管内的羊水及分泌物自然流出。

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皮肤,并根据需要采取辐射保暖台、暖箱或热水袋等保暖措施。保暖措施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新生儿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环境要求保暖措施及环境要求

根据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吞咽功能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鼻胃管喂养等。对于不能经口喂养的新生儿,需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喂养指导和营养支持策略营养支持喂养指导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加强新生儿皮肤、脐部、眼部及口腔的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预防感染途径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和意识。注意事项预防感染途径和注意事项

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案

对新生儿进行定期血糖监测,特别是高危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密切监测血糖尽早开始喂养,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提高血糖水平。早期喂养对不能经口喂养或血糖低于正常范围的患儿,给予静脉输注葡萄糖。静脉输注葡萄糖

文档评论(0)

184****87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