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704-202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pdf

  • 32
  • 0
  • 约2.6万字
  • 约 16页
  • 2024-03-09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22-10-12 颁布
  •   |  2023-02-01 实施

GB/T 41704-202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77.160

CCSH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704-2022

鲤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

Testmethodsofcathodematerialsforlithiumionbattery一

Determinationofmagneticimpuritiescontentandresidualalkalicontent

2022-10-12发布

2023-02由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0(.llJ

GB/T4170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

力能源有限公司、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钮科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理想能源科技有限责

任、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钻业股份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广

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长沙矿冶院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标(北京)检验

认证有限公司、深圳清研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玉娇、陈彦彬、刘亚飞、余海军、明帮来、李长东、胡淑婉、张勤才、李旭、陈爽、

周友元、张瑾瑾、魏蕾、周青宝、孙国平、陈新、张航、闺硕、沈雪玲、李晓兵、张放南、杨红新、孙超、唐娜、

李延俊、党春霞、李心雨、刘j逸群、谢柏华、高娟亚、闰国真、陈珍华、苏成、吴怡芳、曾浩、孙海峰、陈建军、

吴珊珊、景燕、黄小燕、杨娇娇。

I

GB/T41704-2022

锺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小型数码电器、新

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大规模应用.钮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磁性异物会引起电池内短路而出现自放

电现象,从而导致电池安全性降低,因此磁性异物含量是衡量惺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

指标。铿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残余碱含量会对电池正极制浆工序产生重要影响,其含量过高时,浆料

黠度大,且受环境湿皮影响变得不稳定,难以涂布。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和残余碱等杂质直接影响钮离

子电池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铿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

含量的分析方法标准非常必要。

本文件的制定为行业内锺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试评价提供了重要

依据,对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减少供需双方因检测误差造成的商业纠纷、提升铿离子电

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II

GB/T41704-2022

鲤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