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PPT课件图文汇报人:
CATALOGUE目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概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与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概述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过高,导致皮肤、巩膜出现黄疸的症状。定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生理性黄疸通常在2周内消退,病理性黄疸可能持续时间较长,需要治疗。特点定义与特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新生儿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黄疸。病因与病理生理病理生理病因
临床表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典型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嗜睡、反应低下等。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高低,可以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临床表现与诊断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听力受损、眼球运动障碍等。胆红素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呼吸困难由于黄疸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可能影响新生儿吸吮和吞咽,进而导致喂养困难。喂养困难短期危害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和体重落后于同龄儿童。生长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迟缓神经行为异常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对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智力发育迟缓。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神经行为异常,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等。030201长期危害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感染溶血性黄疸可能导致新生儿贫血,需要输血治疗。贫血持续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肝功能损害并发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0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和利福平,可以促进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抑制溶血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抑制溶血过程,减少胆红素的生成。补充白蛋白白蛋白可以与游离的胆红素结合,减少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绿光治疗绿光的光谱与胆红素吸收光谱相近,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蓝光治疗通过蓝光照射皮肤,将皮肤中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光疗注意事项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避免长时间照射导致皮肤损伤,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保护体温。光照治疗
换血指征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340μmol/L(20mg/dl)时,应考虑换血治疗。换血治疗注意事项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来源和输血方式,同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换血治疗通过将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转移到体外,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换血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与护理04
孕期保健早期开奶避免感染健康宣教预防措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母体疾病。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再吸收。加强新生儿护理,避免接触感染源,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向家长宣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知识,提高家长对黄疸的认识和警惕性。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变化,如发现黄疸持续加重或长时间不消退,应及时就医。观察黄疸保证新生儿充足的营养摄入,按需哺乳,增加排便次数,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按需哺乳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新生儿体温过高或过低,影响新陈代谢和胆红素代谢。保持适宜温度家长在给新生儿喂药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家庭护理
03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持续存在或加重,医生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降低胆红素水平。01定期复查新生儿出院后应定期回医院复查,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胆红素血症。02监测生长发育在复查时,医生会同时监测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估喂养和护理是否得当。定期复查与监测
THANKS感谢观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