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doc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摘要】火器即火药武器,它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末年火器就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之中。到元明时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被进一步重视,明朝所设立京军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就是世界上第一只成建制的专业化火器部队。在明亡清兴之际,火器作为重要的武器被广泛地应用到明清对抗的战场上。早期火器主要是明朝军队用以抗击精通骑射的清朝八旗,但随着双方对抗的不断升级清军逐步意识到火器的威力,逐步在清军中装备了火器,并且编练了成建制的专业化火器部队。这些装备火器的清军在明清对抗的战场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火器;清军;使用情况;作用

本文选择1616—1662年这一时间段作为切入点是因为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到1662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被俘杀,在这一时期内,原来的满汉民族矛盾上升到明清①两大王朝之间的对峙,而这一对峙前后持续了近五十年。这五十年中,明清双方既进行了长期的对抗,也存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这种交流和学习为火器在清军中的装备提供了先决条件。

而且1616—1662年是清朝军事实力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伴随着征服面积的不断扩大,军队人数的日益提升,清军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对手实力的不断提高,清军对于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火器正是凭借着这一股强劲的东风,在清军中站稳了脚跟,并且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在明清对抗的早期,清军凭借游牧民族的天然优势,以精熟的骑射和超人的凶悍作为进攻和防御明军的主要方式,明军则以坚固的城池和相对先进的军事技术尤其是火器抵抗清军的进攻。但随着对抗的不断升级,双方均开始吸收对方的长处。明军为有效对抗骑兵,开始采用骑兵对抗骑兵的战术,在时任辽东总兵袁崇焕的一手推动下,汉家王朝最后的精锐铁骑——关宁铁骑被训练出来;与此同时,清军也开始意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威力和优势,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火器,逐步将火器装备到军队之中,并着手组建专业化的火器部队。

总体而言,清军在努尔哈赤时期,火器来源比较单一,以单纯的缴获为主,致使这一时期清军所装备的火器数目较少。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清朝八旗士兵封建化程度较低,对先进技术兵器具有一定的抗拒,更精于也更喜爱传统的骑射,致使火器虽然在这一时期已批量装备至清军中,但其实际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直到1626年皇太极代努尔哈赤继承汗位之后,这种情况才在清军中得到明显改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之后,火器在清军中才真正得到了较大规模地使用并且发挥出了其作为技术兵器应有的作用。

一、1616至1662年清军火器的主要来源

清军火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即:缴获和自造。由于技术的限制,早期清军获得火器只能依靠缴获这个比较单一的渠道,后期清军逐步开始火器自造,并且在入关前后取得极高的成就。

根据明朝的官方记载,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到天启元年(1621年)的三年时间里,工部一共为辽东前线明军调拨了将军炮、弗朗機、神枪、鸟铳等各种火器,一共四万两千余件。数量如此庞大的火器在明清对战之中除去被损耗的一部分之外,有相当数量的火器被清军所缴获再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缴获明军的火器再使用对于清军而言虽然是一种较为简便、直接的方式,但这一方式却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和代价,毕竟取得缴获的前提是要进行战斗并战胜敌军,而战争本身就是极具代价和消耗武器的一种方式。而且由于这一时期明朝吏治腐败、武备废弛致使明朝官方所生产的火器质量较差,十分容易发生炸膛导致伤人事件,根本无法用于实战。因此,依靠缴获这一渠道所获的火器,不仅代价昂贵且质量难以保证。除缴获明军以外,朝鲜军队也是清初清军获取火器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于朝鲜作为明朝的附属国,朝鲜鸟铳手被明军多次征召用来进攻或是抵御清军,配合明军随从作战。在萨尔浒之战时,仅在刘綎的南路就有不下5000名朝鲜鸟铳手随从明军作战。②后来随着明军的战败,这批朝军的火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清军的战利品。

另一个渠道就是自造火器,这一渠道相较于缴获自造火器是一种更为稳定,成本更低,数量、质量也更有保证。但这一渠道相较于直接缴获再使用而言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尤其是对于当时经济不够发达,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满族,因此早期清军自造的火器更多只是具有实验性质。正和清军对于火器的大规模使用一样,清军对于火器的制造也自皇太极继位后才真正展开的。

天聪五年(1631年)在佟养性的组织下由效力于清军的汉族工匠仿制出了第一门红夷大炮,至此正式开启了清军自造火器的历史。值得肯定的是,清军的自造火器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清朝对于火器的制造监管相较于明朝更为严格,致使清军所制造的火器质量和性能却更为优异。特别是在入关前夕,清朝集合国力所铸造的35门“神威大将军”炮,已能够被称为当时世界质量最精良的火炮之一,清军依靠自造火器实现了对明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