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护理规范.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暑护理规范

汇报人:XX

2024-01-21

目录

引言

中暑概述

临床表现与诊断

护理评估与计划

护理措施实施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

总结与展望

引言

提高中暑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降低中暑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促进中暑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暑概述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其中热射病又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热衰竭是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等症状。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C,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盐分和水分丢失过多,使血液中氯化钠浓度显著降低,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

当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人体散热困难,容易导致中暑。

高温高湿环境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病情加重或并发症而引发中暑。

慢性疾病患者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容易引起中暑。

剧烈运动

穿着过多或透气性差的衣物,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汗过多,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丢失过多而引发中暑。

穿着不当

由于老年人和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发生中暑。

老年人和儿童

02

01

03

04

05

临床表现与诊断

高热

神经系统症状

呼吸及循环症状

脱水症状

01

02

03

04

体温可迅速升高,超过40°C,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

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如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

详细了解患者在高温环境下的暴露时间、活动情况、防护措施等。

病史采集

体征检查

实验室检查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皮肤状况、精神状态等。

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等,以评估脱水程度和器官功能。

03

02

01

与中暑相似,但热射病是由于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导致,病情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

热射病

由强烈阳光直接照射头部引起,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但体温一般不高。

日射病

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引发肌肉痉挛和疼痛,但无高热和意识障碍。

热痉挛

护理评估与计划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中暑的严重程度。

生命体征监测

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乏力、晕厥等中暑症状。

症状观察

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药物过敏史等相关病史,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病史询问

生命体征稳定

症状缓解

预防并发症

提高患者舒适度

通过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降低中暑并发症的发生率,如热射病、热痉挛等。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

通过环境调整、降温措施等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措施实施

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高温、高湿环境。

降低室内温度,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解除患者身上多余的衣物,以促进散热。

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如患者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变化情况。

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

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料。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解热镇痛药、降压药等药物治疗。

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液等治疗措施,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热痉挛

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失衡,特别是钠盐丢失过多,引发肌肉痉挛和疼痛。

热射病

严重中暑时,体内热量过度积累,可能导致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

热衰竭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体液和电解质严重失衡,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引发休克等症状。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擦拭皮肤或使用冰袋降温。

迅速降温

补充水分

寻求医疗救助

观察病情变化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给予含电解质的饮品,小口慢饮。

若患者出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在等待救援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体温、脉搏、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

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中暑的定义、原因、症状、预防和处理方法。

中暑的基本知识

教育患者和家属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高温时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 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