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pdf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4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认定标准(试行)

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

行)》有关要求,制定本标准。

第一章临床培养基地标准

一、培养基地总体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批准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的三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

族医医院),或三级中医医院联合二级中医医院。

2.中医医院科室设置基本齐全,包括中医综合病房或门诊、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科室,与

开展社区常见病诊疗相适应。

3.科室规模

(1)各轮转科室所收治的病种以及临床操作技能应能够满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

准的要求。

(2)科室需配备医疗设备

所配备的医疗设备应能够满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标准中的各项要求。

(3)医疗工作量

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保证每名学员在中医综合病房或门诊工作期间能够管理5张以上病床,

或能够日接诊20名以上患者。

(二)师资条件

1.带教医师与学员比例不低于1:2。

2.带教医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满3年以上)及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称。

3.有临床带教经验,掌握和熟悉培训细则要求。

4.有较强的责任心。

(三)教学条件

1.有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设备和能容纳60人以上的教室。

2.有培训临床技能的示教室。

3.图书馆藏书的专业种类比较齐全,具有满足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有互联网等获取专

业信息的渠道和设施。

(四)组织与管理要求

1.组织结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纳入中医住院医师培训体系,由院级领导分管培训

工作。有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机构和专、兼职管理人员(包括医院、科室两级中医类

1

别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机构和人员)。

2.管理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中医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3.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培养基地管理、考试考核等制度。

二、培训科室要求

(一)中医内科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

(1)总床位数≥200张,门诊诊室≥20间。

心血管内科≥30张;

呼吸内科≥20张;

消化内科≥20张;

内分泌科≥15张;

肾病科≥15张;

中医肿瘤科≥20张。

(2)年收治住院病人数≥3800人次。

(3)年门诊量≥10万人次,年急诊量≥50000人次。

(4)急诊设置诊室、治疗室、观察室、ICU病房等。

(5)具备以下三级分科

学科名称分类

呼吸内科病房、门诊、肺功能室

心血管内科病房、门诊、心电图室等

消化内科病房、门诊、内镜室

内科急诊急诊、ICU

内分泌科病房、门诊、检验科(内分泌相关)

中医肿瘤科病房、门诊

肾病科病房、门诊、血透室

神经内科病房、门诊、影像、电生理

血液科病房、门诊

风湿科病房、门诊、检验科(免疫相关)

2

2.诊疗疾病范围

感冒、咳嗽、风温肺热病、哮证、肺胀、咳血、

中医病名

悬饮、喘脱、喘证、肺痈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