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9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

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老子说:“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

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

在场语言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站在作者

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

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站在

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他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

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

弹奏出来的漂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

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

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地被释义。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

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

的方式为诗歌命名。海德格尔有对器皿的特征的精彩描述:“空,或虚空,才是

使壶具有盛水功能的东西。空间,壶的空无,正是壶作为空器之所是。”空,构

成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空,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它接受着人

们倾进去的东西,又为它的倾听者无私地奉献它的倾出。如同容器一样,诗歌

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意,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

诗歌的在场语言占有的总是有限的时空,诗歌唯一能同时空抗衡的是空白,它

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空白拒绝对诗歌

作静止的解说。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

1

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万象皆从空中来又

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

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

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

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飘渺的灵气环绕。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

学,也讲微言大义。

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空故纳

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正是空白,留

存了诗歌的气韵。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

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从某种

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

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

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大都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

“有”,不在场语言为“无”,“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潜伏着的,是隐藏在在场

语言字里行间和之外的内容。

B.就诗人来说,不在场语言就是他想要表达而写下的诗句不能表达出的、通过

在场语言的构建来延展的那一部分。

C.就读者来说,他必须努力突破在场语言的限制,站在不在场语言的边缘地带

倾听那些飘浮于琴弦周围的余音。

D.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构成动态关系,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相互生

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相互运动形成

的。在场语言的被单独释义从来都不存在,不在场语言让在场语言和世界有了

联系。

B.空所成为器皿之为器皿的本质,容纳和保持着万物一切皆流的本性;就像器

皿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