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2013年高考已经开始倒计时,高考网在考前一大段时间里为各位
考生精心提供了一些关于历史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
启示。高考网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
一、备考导航
复习该专题时,可对知识进行四个方面的整合(即古代农业的发展
概况、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以及历史上
的经济政策),做到政治史与经济史结合,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结合,
关注民生、三农、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等问
题。
二、专题知识归纳
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②水利工程建设;③耕作技术的提高;④农
作物品种的增多、区域的扩大和新品种的引进;⑤耕地面积的扩大,产
量提高等。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
青铜农具。②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有
铁锄、铁斧等,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铁器更普遍,牛耕得到推广,
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棵来灌溉农田。③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④两汉时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
铁农具。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用的犁壁;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播种机
械楼车;犁耕法除耦犁外,二牛抬杠式耕作方式东汉时已传到珠江流域;
一牛犁耕作方式也已出现。⑤魏晋南北朝时,曹魏的马钧发明翻车。
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
犁耕法。⑥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
(2)古代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①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②春秋战国:春秋时中原地区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吴国开挖古江南河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
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开挖邗沟沟通长江河淮河水系。楚国孙叔敖
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
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③西汉:六辅渠、白渠;西北修建坎儿井;
江准、江汉修治天然陂池;东南排水筑堤,变淤地为良田;汉武帝治理黄
河。④三国:曹魏在淮河流域修复了许多渠堰堤塘;蜀国在都江堰设置
堰官进行维护。⑤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⑥
隋炀帝在历代运河的基础上,于605——610年,开通了大运河。大
运河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
最早、最长的运河。⑦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
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⑧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兴修了许多水
利工程。⑨元朝政府先后修治、会通河和通惠河。连接原有运河,将
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贯起来。大运河从杭州到大都
全长三千余里,是当时南粮北运的重要水利枢纽。
(3)耕作技术的提高
灌溉技术:各朝代都非常重视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春秋时期的
桔椽、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两汉时的灌溉
渠、天然陂池、坎儿井,隋唐时期的大运河、筒车等都是先进的灌溉
技术或著名的灌溉工程,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耕作和管理技术:商周时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懂得施用粪肥、
草木灰和绿肥等。两汉时期在使用二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