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太极与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
的精神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而且在空间上渗透和体现
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和”就像中华文化的“基因”,制约
着和规范着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基本风貌。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
好的:太极与中国文化。
太极与中华文化
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那就是《太极图》,我曾称其为“中华和
谐美第一图”。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姆渡出土的一个纺硾上,就已
出现了“太极”的图形,大概明以后逐渐形成为现在流行的标准的
《太极图》。我观《太极图》的美有五大特点:一、它是圆形的美,
曲线的美,与西方以十字架和黄金律为代表的直线的美、长方形的美
不同。二、它是均衡的美、对称的美,黑白两鱼,均衡对称的构成一
个“和谐”的大圆。三、它是阴阳中和的美,白色代表着阳刚方面,
黑色隐喻着阴柔的方面,阳刚与阴柔相交相融,共同构成互生互动的
“中和”之美。四、它是一种范本式的美,美得不能再美的美,《太
极图》中间的反“S”线,是一条“恰到好处”美得不能再美的曲线。
任何的一点移动,都会破坏它均衡对称的中和美。五、它是动中有静
的美,阴阳二鱼似在一个大圆中永恒地旋转,但旋转中又保持着一种
宁静,总之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和之美,和谐之美。
《太极图》的中和之美,不是偶然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
之中,与中华先人美的观念是一致的,是中华先人艺术和美的理想的
体现。《尚书》保存了一些可信的有关我国远古时代的文献,其中在
《舜典》中就已有“和”与“乐舞”关系的资料: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
无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
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帝指虞舜,夔是舜时的乐官,舜命他教育胄子的乐舞,已有这样
几个特点:一是乐与诗舞结合在一起的,是诗、乐、舞三种艺术元素
的和谐体。第二、这种诗乐是抒发人的主体“情志”的,“诗言志”
是中华先人对艺术的最早规定。第三、这种“言志”的诗乐舞,又遵
循着“和”的原则,它坦直而温和,宽容而严厉,刚威而不虐,简慢
而不傲,体现于其中的正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瑞,不过分又无不
及的精神。第四,“八音”是指用石、竹、皮、陶、骨等八种质料制
成的乐器,“八音克谐”,八种乐器合奏的非常协调,非常有序,达
到和谐的境地。第五,用这种和谐的诗乐舞干什么呢?“神人以和”,
是用来调节和促进神与人的和谐的。远古时代是一个巫术文化盛行的
时代,我们的先人认为神主宰着人们的安全、幸福和命运,因此用诗
乐舞来谐和神与人的关系,以祈求神的保护与赐福,这是乐诗舞和谐
社会的功能。从诗乐舞的和谐内涵、协调建构到和谐神人的艺术功能,
都贯串着“和”的观念,都与“和”有着内在的关联。在春秋期间的
“和同之辩”中,史伯明确提出“以他平他谓之和”的观念,并以此
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
史伯认为音乐产生于“和”,“和六律以聪耳”,“声一无听”,单
一的声音是不能构成动听的音乐的。晏子也从五味讲到五声,他说: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
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
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
曰‘德音不瑕’。……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
是”(《左侍昭君二十年》)在这里把“以他平他”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为音乐中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济的两种谐和关系,同时又把音乐的功能,
从和谐神人发展到培育和谐人格,使“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
和”。孔子承继了这一思想,他所说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和
“温柔敦厚”、“文质彬彬”,也正是弘扬了“和”的精神。他再传
弟子公孙尼子的《乐论》,则直接把“乐”与“和”看作一体,公孙
尼子说:“乐统同,礼辩异”又说,“礼辩异,乐敦和”(《乐记
情》)乐的本质就是和谐,这说的再清楚不过了。他还进一步从社会功
能的维度阐释“乐”为“和”的思想。他说:“礼仪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他把这种“和”扩展到家族、乡里、社会等
级、君臣上下等人与人关系的各个层面。汉代董仲舒更直接把“美”
与“和”联结起来,他说:“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
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天地阴阳》);又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数字集成电路部分课后习题chapter11ex.pdf VIP
-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pdf VIP
- 消防安全管理方案.docx VIP
- 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协议.doc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全52套.pdf VIP
- 2025年福建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招聘检验检测岗8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DB37_T 4614.2-2023 “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