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菌系对我国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及生产品种的影响.docxVIP

4新菌系对我国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及生产品种的影响.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新菌系对我国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及生产品种的影响 “中四”以小麦为父本,以小麦和中间小麦为父本,进行有性繁殖、回收和后代的连续选择,创造并培育了8种小麦。谱系(克强南大2419)/中间小麦草/小麦。其特点是综合农业能力强,果实正常,抗逆性强。他是各种小麦疾病的好抗源,受到国内外种子科学家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由于“中四”在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数次变异中,对小麦条锈菌已知生理小种(致病类型)表现免疫,具有优良的抗条锈性。1983年我国小麦锈病协作组将“中四”正式列为中国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CYR32与CYR33出现后,我国原有的17个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中,仅“中四”对所有生理小种表现免疫,其余16个品种均已感病。由于其优异的抗病性,国内许多育种单位相继利用“中四”作为抗锈资源选育新的抗条锈品种。目前,已经有一批用“中四”作抗源选育的新抗锈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而且很多正在选育的材料也是用这些品种或品系作为抗源的。可以预见,随着“中四”作为抗锈资源被广泛应用,我国未来将会培育出以“中四”为抗源背景的一批小麦抗锈性品种,这些品种作为新的抗锈品种被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规律表明,一个抗锈性品种在生产中种植一定年限后,早晚会因条锈菌新毒性菌系的出现和发展,使抗锈品种“丧失”抗性,从而导致病害大流行。近年来各地均相继在“中四”或后代品种上采集到小麦条锈菌标样,作者也于陕西省太白县采集到能感染“中四”的条锈菌标样。为了提前预测“中四”菌系对我国未来条锈菌毒性小种结构组成变化及对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影响,作者以感染“中四”新菌系T4为试材,测定了其对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后备和主栽品种的致病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抗锈育种和小麦条锈病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和品种系 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感病对照品种铭贤169,以及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Su11-4和Su11-11等条锈菌生理小种(类型)的新鲜夏孢子,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锈病组提供。后备品种、陕西省生产品种由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和部分育种单位提供;“中四”衍生系列小麦品种(系)由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站提供。感染“中四”小麦条锈菌新菌系标样采自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嘴头镇小麦成株期自然发病叶片。 1.2 期为内生农场成株期 试验在农业部太白小麦条锈病菌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苗期)和校内农场(成株期)进行。标样繁殖、幼苗培养、温室和田间管理、接种鉴定及记载标准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443.1-2007》方法执行。 1.2.1 麦苗的保湿保湿 将供试小麦品种分组,播种在直径9 cm的事先装有营养土的花盆中,每盆播种一个品种,每个花盆播种10~12粒种子。待小麦长至1叶1心期时,整理各花盆中麦苗,拔掉生长不整齐的麦苗,尽量使供试麦苗生长一致。然后给供试麦苗喷含有1%“土温-20”水溶液,用供试条锈菌系夏孢子与滑石粉(比例1∶50)配成孢子粉,均匀接种供试小麦。接种完后,再次喷雾后,放置在专用保湿地窖内保湿16 h,保湿间温度9~11℃。保湿结束后将麦苗放置在温室培养,温室温度保持在14~18℃,光照为自然光照(白天14 h/晚上10 h)。待对照品种发病充分后,记载各品种的侵染型、普遍率和严重度。 1.2.2 夏孢子系的接种与接种 将供试小麦品种(系)分组,按区播种在大田。播种采用穴播,每穴播种一个品种(系),每品种(系)播种5~8粒,每行播种5个品种(系)。大田管理按当地常规管理。待小麦孕穗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在下午太阳落山后,用含有1%“土温-20”的清水给供试小麦喷雾至小麦叶片上有均匀的小雾滴,然后用撒粉法接种供试条锈菌新鲜夏孢子。接种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14~16 h,次日早晨9点之前取掉塑料薄膜。待对照品种发病充分后,记载各品种(系)的侵染型、普遍率和严重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特殊人群感染小麦品种系的鉴定 用T4新菌系对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的200份小麦后备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进行了抗性鉴定。这些品种(系)包括甘肃省(36份)、四川省(73份)、陕西省(55份)和河南省(36份)近年来培育并参加区试的品种。鉴定结果见表1。在苗期鉴定中,200份后备品种(系)对T4表现免疫~抗病的品种(系)136份,占68.00%,感病的品种(系)有64份,占32.00%。甘肃、四川、陕西和河南省的免疫~抗病品种(系)分别占本省品种(系)总数的83.33%、87.67%、56.36%和30.56%。从鉴定结果可以看出,甘肃和四川省绝大部分品种(系)在苗期抗T4新菌系,河南省和陕西省的品种(系)在苗期能够感染T4菌系的品种(系)数较多,即免疫~抗病品种(系)主要来源于甘肃、四川和陕西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