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课件2020.3.10完整版.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琴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古琴文化古琴构造古琴赏析古琴由来走进古琴 壹古琴由来 公元三四千年前,天帝伏羲见凤凰降落在梧桐树上,而百鸟则聚集在其他树上向凤凰朝拜,后来得知凤凰乃百鸟之王,伏羲就伐梧桐,依照凤凰的身形造了一把五弦乐器,并将它命名为瑶琴。 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 《史记》载 ,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古琴,亦称瑶琴 、玉琴、七弦琴 ,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 琴 古琴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 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贰古琴构造 琴身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前广后狭,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着天和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琴身象征性丰富古琴面板呈弧形,象征天;地板是平的,象征地;最初古琴只有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 暗合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古琴长一般在三尺六寸五分左右, 象征三百六十五天;有十三个徽位,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闰月; 古琴下有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象征潜龙;龙出则布雨,从而象征人君的仁慈;凤沼,凤浴其中,以清洁其身,象征人君的品德。 琴面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 “琴头”上部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琴 头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思念其死去的儿子,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一弦属土为宫。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曰为君。二弦属金为商。金星应秋之节。次于宫。弦用七十二丝。能决断。 故曰为臣。三弦属木为角。木星应春之节。弦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出。 故曰为民。四弦属火为徵。火星应夏之节。弦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曰为之事。五弦属水为羽。水星应冬之节。弦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曰为之物。 有山有水,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物 古琴形制 叁古 琴 文 化 琴乃千年文化缩影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为其音色浑厚,悠长深远,具有清,和,淡,雅的因为品格,被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而琴局于“四艺”之首。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 在先秦,古琴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利,用于自娱自乐,修生养性,秦朝后,古琴虽作为一种独奏乐器进入了老百姓中,但弹琴仍然多用于修身养性追求的,应是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琴文字起源 春秋:伯牙、师旷、 师襄、 师文、 孔子。西汉:司马相如 、扬雄) 。东汉:蔡邕、蔡文姬三国:诸葛亮、周瑜、姜维、嵇康、阮籍。唐代:赵耶利、薛易简、董庭兰。宋代:苏轼(北)、郭楚望(南)、毛敏仲(南)。明代:严天驰、徐青山。清代:祝桐君、张孔山、杨宗稷(清末民国)。古琴名家 古琴八绝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六 忌七不弹一忌大寒二忌大暑

文档评论(0)

木槿流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