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脊索瘤-课件.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骶骨脊索瘤 ■ 脊索瘤:恶性骨肿瘤,但生长缓慢 ■ 主要发生于中轴骨:骶尾部 (50%)、颅底(35%)、颈胸 腰椎(15%) ■ 占原发骨肿瘤的1%-4%, 占原发骶骨肿瘤的40% ■ 发生年龄:30-60岁,男多于女 ■ 手术切除为主,易局部复发(50%);转移罕见 概述 2 临床表现 病程较长 可无症状 ◆ 下腰部、骶尾部疼痛,可放射至臀部、下肢 ◆ 下肢无力、便秘、排尿困难 ◆ 骶尾部肿块;皮肤破溃、瘘管、窦道 3 病理 ■.脊索瘤:起源于脊索的胚胎残留物 ■ 脊索:是人类脊柱的原基,发育过程中逐渐被椎体软骨基 质包绕,当软骨骨化时,脊索突入椎间区,逐渐被水、Ⅱ 型胶原、软骨聚集蛋白聚糖所替代,发展为椎间盘的髓核 米 ——BASIOCCIPUT —EXTRAOSSEOUS NOTOCHORDAL REMNAN SUSPENSARY LIGAMENT 15THYPOCHONDROL BOW(ATLAS) 1STCENTRUM ND HYPOCHONDROL BOW —2NDCENIRUM 3HD BOWAND CENTRUM —BASI SPHENOD —TERM OF NOTOCHORD —NOTOCHORD 4 病理 ● 肿瘤细胞主要是液滴样细胞-分泌粘液,包浆含大量空泡,呈 索条样分布,其间可见纤维血管分隔及大量粘液基质 ● 分型:经典型-以液滴样细胞为主,缺少软骨成分;软骨瘤型- 肿瘤基质内见局灶性软骨组织(预后较好) 5 影像学表现 X线 ■ 发现病灶 ■ 溶骨性骨质破坏,稍膨胀 ■ 软组织肿块 6 7 影像学表现: CT 中线部位,下位骶椎 (S3-S5) 多见 溶骨性骨质破坏,稍膨胀 骶前软组织肿块,分叶状;沿骶管向上生长 残存骨质/钙化:呈散射状分布、不规则、模糊 部分边缘可硬化 .增强: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8 Case1 Case2 9 10 原15):0☆ L.aa uTo os 2octl ki Case4 女71岁腰背部麻木感1月余 11 ■ 中线部位,下位骶椎 (S3-S5) 多见;沿骶管向上生长 ■ T1WI呈中等-低信号,内可见斑点状、斑片状高信号(出血) ■ T2WI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 (纤维血管分隔) ■ 增强:中度-明显不均匀强化,蜂窝样、颗粒样强化 持续缓慢强化:肿瘤细胞、黏蛋白有吸收Gd-DTPA作用 影像学表现: MRI 1 2 Case1男 6 5 岁 发现骶骨肿物 13 rnm 1 × 1 认 101OM He×XI H X Case2 女71岁 腰背部麻木感1 月余 14 Case4 Case3 15 Case556y M 16 骨巨细胞瘤 神经源性肿瘤 转移瘤 鉴别诊断 17 骨巨细胞瘤 ● 20-40岁,女性稍多 ● 上位骶椎多见 ● 偏心性、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 ● 骨嵴;瘤内无钙化或骨化;可有硬化边(靠背征) ● T1WI呈等、低信号, T2WI呈混杂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多发小囊变) ● 可累及骶髂关节 ● 富血供,增强明显强化,快进快出 18 神经源性肿瘤 20-50岁 √ 骶孔、骶管扩大,骨皮质变薄、吸收 √ 软组织肿块;周围肌肉可萎缩 √ T1WI呈等信号, T2WI呈混杂高信号,多囊变(中央、大);少钙化 √ 增强:渐进性强化 20 女23岁 发现骶尾 部肿物2 周 21 转移瘤 √ 原发肿瘤病史 √ 偏心性、溶骨性、虫蚀样骨质破坏 √ 软组织肿块可明显或不明显 √ 多位于上位骶椎, TIWI呈低信号, T2WI 呈中等偏高信号 √ 椎间盘不受累(椎间盘回避现象),多椎体受累(跳跃式) 22 5510%2 f4证 认 面 位 Ⅱ× 60520k 数认位 男53岁左侧腰腿痛半年余 11 × 小结:骶骨脊索瘤 ■ 30-60岁,男多于女 ■ 中线部位,下位骶椎 (S3-S5) 多见 ■溶骨性骨质破坏,稍膨胀;骶前软组织肿块 ■ 残存骨质/钙化:呈散射状分布、不规则、模糊 ■ 部分边缘可硬化;沿骶管向上生长 ■ T1WI呈中等-低信号,内可见高信号 (出血) ■ 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 (纤维血管分隔) ■ 增强:不均匀强化(蜂窝样、颗粒样强化) 24 25 26 27 参考文献: Differentiation of pr

文档评论(0)

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