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耶律楚材的晚清时期 耶勒楚才(1190-1244)是金末元初著名的政治家和作家。他的《简兰居士集》(以下简称《集》)14卷是了解他的生活和思想的重要资料。它也是研究金末元初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之一。《文集》目前最好的版本为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谢方点校本,其底本用四部丛刊本,校以浙西村舍本,书后附有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等重要资料,并在多数作品目录下,据《年谱》作出系年,使其初步具有了编年文集性质,校勘较精,便于使用。 对《文集》,目前学术界流行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公元一二三六年以后耶律楚材的诗文今已不存。”这一观点为学术界所公认,如杨镰先生所著《元诗史》亦谓:耶律楚材“后期所作没有一篇流传至今。”(P243)按此说来自王国维先生,其《年谱》丙申年(1236年)条谓:“文集中诗文讫于丙申,其诗作于和林者,皆癸巳、甲午、乙未、丙申四年中作。”(P363),也就是说,从1237年至1244年耶律楚材逝世为止的八年时间中,耶律楚材没有任何作品流传下来。但王国维作出此判断,并没有提供任何史料依据。 笔者认为,根据《文集》中一些诗文的内证,结合对其背景、时地等方面的考察,耶律楚材“后期所作没有一篇流传至今”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以下即对几篇耶律楚材的晚期作品作一些推断。 在耶律楚材的诗作中,他与文士张敏之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唱和、酬答之作,非常值得注意。张敏之为金遗民,名张本,元好问编《中州集》收录其诗10首,并写有小传,谓:“张内翰本。本字敏之,观津人,贞祐二年进士,工于大篆及八分。四十岁后学诗,诗殊有古意。正大九年,以翰林学士从曹王出质,客居燕京长春宫将十年。后游济南,病卒。”(卷7)由此可知,张敏之是金末进士,工书法,善作古体诗。正大九年(1232年)以翰林学士身份随从曹王来到燕京作金廷向蒙古求和的人质,客居十年之久。这是因为金朝已于张敏之到燕京后两年即1234年彻底灭亡,张敏之已不可能回归故国,便羁留在燕京。当时,耶律楚材作为蒙古国中书令,正处于权力的顶峰。但他却与这位来自金源的旧僚属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耶律楚材写给张敏之的第一首作品,名为《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据王国维《年谱》,作于1233-1236年之间(P11-15)。诗中充分表露了耶律楚材的爱才之情,这是他们相识的开端。按,耶律楚材与张敏之赠答之作,唯有此组诗见于前八卷,其确切作年应为张敏之初到燕京后的1233年。 《文集》第九卷之首,连续三篇都是与张敏之的唱和之作。在《和张敏之诗七十韵三首》(P200-201)中,耶律楚材抒发了他之所以归顺蒙古国的衷怀,同时寓含劝张敏之归顺蒙古国之意。从他们以后的交往看,张敏之显然没有接受,但耶律楚材仍然十分敬重他。 耶律楚材最后写赠张敏之的两篇作品,都提到“黄山张敏之”,在《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P230)中,耶律楚材写道:“新诗远寄盘龙螭,胸中满贮夷齐薇。……予知先生之独悲,深忧海内生民疲。生民扰攘如棼丝,笑予素餐徒位尸。先生识鉴如元龟,旁通发而为声诗。照我穹庐生光辉,穷通进退元有时。”这里,点出“远寄”以及“黄山张敏之”,都暗示张敏之已离开燕京。结合《中州集》小传张敏之“客居燕京长春宫将十年。后游济南”的记载,可知张敏之在燕京居住了近十年才离开。若从1232年算起,则此时应为1242或1243年,那么耶律楚材这首诗的作年也就很清楚了,它应是耶律楚材晚年的作品。此诗《湛然居士文集》谓“作年不详”,但对另一首《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却据《年谱》谓作于1233-1236年间,其实都有误。或谓《中州集》记张敏之“游济南”,并未说其居黄山。笔者认为古代以黄山为名之山甚多,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皆有“黄山”(P975),张敏之所居似非今日安徽南部之黄山,究为何地尚待考证。诗中“笑予素餐徒位尸”似乎也不是一般的谦逊之词,应是有实指的——1241年,窝阔台去世,乃马真皇后当政,她对耶律楚材并不信任,耶律楚材只在名义上保留相位,晚年的耶律楚材是沉浸于痛苦之中的。 在《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P259)中,耶律楚材深沉回顾了中国历代的兴亡盛衰。诗的最后写到:“愿从麋鹿性,岂恋凤凰池。投老谁为伴,黄山有敏之”,流露出功成身退的情绪。此诗当与《和黄山张敏之拟黄庭词韵》作于同时而稍后,当为耶律楚材的最后作品之一。“投老谁为伴”,表明自己已经衰老,“黄山有敏之”则表达了对张敏之的羡慕之情。若系此诗于1233-1236年间,耶律楚材仅仅四十余岁,且正处于权力顶峰时期,似不应有这种感情。从诗意上看,两诗为其晚年所作无疑,此时,窝阔台已死,耶律楚材的夫人苏氏也于1243年去世,他在政治上、人生上已有明显的厌倦之感(P372),产生“投老谁为伴,黄山有敏之”那样的想法是非常可能的,试比较其早期与张敏之的唱和之作,可以看到思想情感上的这种明显变化。总之,耶律楚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