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蜀中薛涛行年论 一、 文才横溢,真性赔偿 万里桥边的女校写了一本书,琵琶花里开了一所学校。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这是著名诗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中的女主人公即是薛涛。她的才艺卓绝,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薛涛生于长安,幼年随父亲旅蜀,因能歌善诗被当时的节度史韦皋看中,遂入乐籍。韦皋镇蜀二十一年,幕府人材济济,薛涛与之唱酬往还,诗名大著。开始了她的诗酒风流的生涯。韦皋以后节度任上不断易人,历十一镇,其中六镇与薛涛均有唱和。当时诗坛名流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她的诗友。因此,她在中唐诗坛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薛涛的《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诗云:“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等门下曲,唱与陇头儿。”明代杨升庵对此诗极为推崇:“有讽喻而不露,得诗人之妙,使李白见之亦当叩首,元、白流纷纷停笔,不亦宜乎?”薛校书的诗妙到李白“叩首”,元、白“停笔”,杨慎之说是乎有些过誉,但也足见薛涛在后世的不凡地位。《四库全书提要》有云:“涛……《筹边楼》诗曰:‘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南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其托意深远,有鲁嫠不恤伟,漆室女坐啸之思,非寻常裙屐所及,宜其名重一时。”以一弱女而能豪侠悲壮如此,充分显示了她不凡的才思。 薛涛的文才不仅表现在著诗方面,还表现在她才思敏捷,善于取谑。王谠《唐诗林》卷六载:“西蜀官妓曰薛涛者,辨慧知诗,尝有黎州刺史作千字文令,带禽鱼鸟兽,乃曰有虞陶唐。坐客忍笑不罚。至薛涛云:佐时阿衡。其人谓语中无鱼鸟,请罚。薛笑曰:衡宇尚有小鱼子,使君有虞陶唐,都无一鱼。宾客大笑。刺史初不知觉。”坐客的忍笑不罚并非是真的不罚,无非是不敢扫刺史大人的雅兴。唐代方镇是土皇帝,虎须谁敢妄捋,君不见诗圣杜甫只为醉后有一句“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结果差点遭杀身之祸。薛涛长年周旋于这种场合,当然深知利害,但她毕竟蔑视这类身居高位的草包。在我们看来。一是看出她的真性实情没有丝毫泯灭;二是看出她那敏捷的才思与灵巧,一个“衡”字的拆字戏法,便显示出女校书的狡诘与智慧。 薛涛的身世很不幸,她八九岁即能为诗,父逝母孀,无所依傍,难有存身之所,不幸被迫入乐籍,此后就一直是风花雪月,卖笑为生,她对于这种生涯是有切肤之痛的。“按辔岭头寒复寒,微风细雨彻心肝,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这是她被罚赴边时作,沉痛惋抑,不忍卒读。 薛涛在爱情上也很不幸,她一生中,曾有钟情之人,屡遭坎坷而不能花好月圆。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曾有过《莺莺传》式的传奇,据说他与薛涛就有过一段真实的爱情纠葛。范摅《云溪友议》卷九载:“元微之应制后,闻西蜀乐籍有薛涛者,能篇咏,饶辞辩,常挹怀报,及为监察御史,求按剑门,以御史推鞫,因得见焉,及就除拾遗府公严司公绶,和微之欲之,每遣薛涛往焉。” 薛涛当时似乎也动了情,她有《寄旧诗与元微之》:“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下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前提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对元稹真是一往情深。但很可惜,元稹当时是东川监察御史,而薛涛年已四十,比元稹年长十龄,加之元稹属情未必专一,因而这场感情纠葛的悲剧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在元稹,不过是多了个崔莺莺式的人物;而在薛涛,却是迭遭创伤,她终于立志不嫁了。 二、 关于宋本文士前代的书本 女校书的文才固足以称誉,除了诗之外,她还为后人留下了另一份遗产:薛涛笺。 薛涛脱籍后即隐居于成都浣花溪。常与诗友们唱酬,自制题诗的书笺。时人名之薛涛笺,风行一时。但有人也认为它即是松花小笺。如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十七章有云:薛涛“称为女校书,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笺,时号薛涛笺。” 其实,松花笺并不是薛涛笺。早在宋代,即有人指出了混淆之谬。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云:“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也。松笺其来旧矣。元和之初,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之,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持名之曰薛涛笺。今蜀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独松花一色。”可见苏易简是不同意将松花笺等同于薛涛笺的。他五代人宋之人,距薛涛年代不远,论述应该比较可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点:(一)松花笺古已有之,薛涛只不过是喜欢这类色纹而选用之。(二)之所以把长卷大幅裁为小页,是因为薛涛喜作小诗如律绝之类,她不想把许多诗录在一起,希望一纸一笺,把长笺裁小使用方便。(三)薛涛笺这个名称并非她自己所创,而是后人因惯用小幅有色纸而赠名以纪念薛涛。(四)由于是后人赠名,虽然薛涛喜用深红色小笺,但后人却并不拘于深红色,凡是有色的、小幅纸,均称之为薛涛笺。苏易简说得很对:“今蜀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独松花一色。”即是指此而言。 几年前笔者翻译《日本书法史》,使我联想到一个问题:薛涛笺在后世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宋元明清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