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虚词列表.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虚词例表 序号名称词性 语法意义及用法实在意义例句 1之代词第三人称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 助词结构助词的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调整音节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词至叭往、去 2其代词第三人称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这、那、其中的 语气词反问难道、岂 推测大概、也许 祈使必须、一定 3而代词你、你的 连词 并列 和、跟、与(可不译) 承接然后、接着 递进并且、而且 转折但是、可是、却 假设如果、假如 修饰地、的(可不译) 目的来 因果所以 结果以致 动词像、如 4以介词表凭借或依靠用、把、拿、凭借、依据 表原因因为 表时间或地点起止……以上(下) 连词同“而”同“而”的各种意义 动词常与“为”连用认为 5于介词表动作涉及对象给、对于 表动作处所、时间在 表比较对象比 6则连词承接于是、就 假设如果 转折但是、却 并列与、和 语气副词强调语气就、简直 动词表判断是 7或代词有的人 有时 连词假设如果 副词推测语气也许 8乃连词承接于是、就 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 副词表时间才 表强调语气竟、竟然、却、反而 动词表判断是 9虽连词假设即使 转折虽然 与“然”连用即使这样,虽然这样 10因连词承接于是,就 介词表凭借凭借、依靠 表方式趁着、趁机 表原因因为 动词沿袭、继续 11盖 语气副词 推测、反问大概、难道、岂 连词承接上文原来 助词发语词不译 12安副词表反问语气怎么 代词表疑问那里 13何副词表反问为什么 副词表强调多么 代词表疑问什么、哪里 14故名词原因、原故 本来、原来 旧的、老的 事、灾祸 形容词特意、故意 连词表因果所以 15且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 表递进并且、而且、还 表假设如果、那么 副词时态将要 时间暂时、暂且 助词发语词同“夫” 16莫副词表否定不、不要、不能 没有谁、没有什么 名词同“暮” 17哉语气助词表感叹啊 表疑问呢 表反问吗 18矣语气助词表肯定了 表感叹啊 表祈使吧 表疑问呢 19乎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表推测吧 表感叹啊 表停顿不译 介词同“于”同“于”的各种意义 20已副词表时间已经 与“而”连用不久、一会儿 表程度太、很 动词停止 连词表起止通“以” 语气助词 表肯定、感叹了、啊 21夫代词指示这、那 助词发语词不译 语气助词表感叹啊、了 名词丈夫 成年男子 22耳语气助词表陈述罢了 表疑问吗 表感叹啊 23然连词表转折但、却 与“而”连用 这样之后 与“则”连用这样那么 助词形容词、动词词尾……样子、……地 名词词尾……一般、……那样 代词指示代词这样、那样 24若代词第二人称你、你们 指示这样 连词假设假如、如果 选择或者 副词表情态好像、仿佛 25为介词Wei所有功能 介词所有意义 动词W6i任何动作动词所有意义 语尾助词何……为呢 26所助词所字结构所……的事(人、情况) 与“以”连用用来 ……原因 表因果所以 与“为”连用表被动“被” 27者代词人或事物的人、的事、的原因 助词形容词词尾……样子 句中表停顿或判断不译 语气助词表陈述或疑问了、吗 28也语气助词表判断是 表陈述了 表停顿不译 表疑问或反问吗、呢 表感叹或祈使啊、吧 29尔语气助词用于句尾罢了 代词第二人称你、你的 指示那、这样、如此 助词时态着 30焉代词同“之” “之”作代词的所有意义 表疑问那里 助词语尾表陈述或停顿了 形容词词尾……样子 兼词“于之”相当“介词+代词” 31即动词具体动作靠近 表判断是、就是 连词表假设即使、假如 副词立即、马上 32既副词表时间已经 连词表并列既……又…… 表因果既然 动词具体动作尽、完 33诸代词指示代词众、各 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兼词“之乎” “之于” [语法]词语间常见逻辑关系 1、 并列关系:前后词义是同一时空发生的动作或一个事物几个方面。 2、 承接关系:按时空顺序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3、 修饰关系:以后一个词义为中心,前一个词义对后一个词义进行修饰或限定。 4、 转折关系:后一词义没有承顺前一个词义,而是词义转折。 5、 递进关系:后一词义在前一词义基础上词义加深。 6、 目的关系:后一词义是前一个词义的目的。 7、 因果关系:前后词义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8、 假设关系:前一词义是假定的前提,后一词义是假定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学法指导 1、 学会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 2、 学会归纳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的用法。 3、 学会积累古今词义变化的词汇。 知识要点: 1、 了解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 2、 重点虚词“为” 3、 重点实词“恒” “诣” “辞”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 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 (1) 词义扩大。

文档评论(0)

dajiefud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